手机站

当前位置: > 论文发表 > 学前教育论文 >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

多元观察引导 走进孩子心灵

作者:鏈?煡 时间:2017-09-14 阅读:( )

  单位:广西马山县古零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苏梦兰

  关键词:多元 观察 引导 走进 孩子 心灵

  笔者认为以“关注幼儿、学会观察”的思路贯穿幼儿一日活动,从而适时指导幼儿,促进其发展才是我们观察幼儿的初衷和教育的根本。那如何科学观察和引导幼儿行为呢?

  一、定位观察角度,鼓励幼儿想方设法,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角度要求,我们在一切保教活动中关注幼儿的细节,需要学会观察,看懂儿童行为中的举手投足、真情流露,面对幼儿的诉求和问题,教师适时给予回应。不断搜集幼儿资料剖析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发展和改进教学效果。关注幼儿的需求、判断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更适宜的发展目标和教育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案例:你自己想办法!

  一天上午,我发现植松包里装了很多毛条,并挨个给大家发,边发边说:“这是我家超市里卖的,我拿来发给你们,每人都有份。”我心想:好大的手笔啊。下午我备第二天的课,我发现班级百宝箱里一大扎毛条,已经所剩无几,我这才明白。我把植松叫过来,平静地说:“我准备明天上课和小朋友一起做创意手工,可是你看,现在毛条都没有了,我很着急,怎么办?”植松很爽快地说:“老师,我拿了,我已经帮你发给他们了,每人都有,你就不用再发了。”我有点哭笑不得:“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玩毛条?那咱们把明天的课改到今天,每人一个,其余的毛条,请你帮我收上来还给我,好吗?”他说:“好的。”接着就去要毛条,有的孩子很好说话,一要就给。有的孩子根本就不给,说“你送给我了,就是我的东西了,你就不能要回去”。植松就来向我求助,我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你自己想办法吧,还有10分钟时间,你抓紧吧。”他只能自己想办法,下面是他想出来的招数。

  其一:“你先还给我吧,明天我让妈妈从超市带来,再送给你。”

  其二:“今天到你值日,你同意还给我,我就帮帮你”

  其三:“下周我就要过生日了,你还给我,我就请你去我们家吃蛋糕。”

  其四:“你还给我,今天吃饭,我不站第一,我把第一让给你。”……

  孩子有的是办法。

  分析:植松家经济能力很好,幼儿有一种成长优越感。但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自主性较差,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很难自己独立地解决,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老师只有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剖析孩子表现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应变,根据孩子表现调控教学环节。在观察中我们要选择一个更能反映观察行为的点,观察的目的性,即为什么要去观察,哪些因素影响,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多种观察方法相结合,让我们的观察更加精确,引导更加得当。

  二、了解幼儿喜好,适时观察回应,获取孩子心理需要

  每个幼儿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客观事物,他们对同一环境、材料的关注度表现也各有千秋。在观察中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喜好等方式去了解观察到对象,去善于读懂观察对象的需要,以及造成不同表现的原因。人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案例:是谁拿走我们的彩笔?

  我园给每班每个小组配了一大盒彩笔,全新款式的,跟以前的都不同,不仅环保,而且外观精致,非常好看,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上绘画课的时候,一会儿就被大家领光了。每天放学离园之前,小朋友们都要把书、笔、玩具等归位,有一天我发现第六组盒子里面的彩笔只剩下几支了,其余的则不见踪影。过了一会儿,滢桦爷爷急匆匆地送来了两支笔,说在孙女桦桦的书包里看见的,孙女说是幼儿园的,就给送来了。我很感谢了桦桦爷爷,但是其他的呢?还差好多呢。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说:“老师有一件特别伤心的事情,大家看看第六组这个盒子,本来这个盒子里面的笔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但是现在就只剩下这几个孤零零的,它们肯定特别伤心,你们愿意把其他的笔送回来,让它们团圆吗?”孩子们纷纷说:“愿意。”子豪说:“老师,我拿了5支,对不起”……孩子们有掏书包的,有掏兜的,把笔都放回来了。但还是不完整,还差两支。我接着说:“哪里还有呢?笔笔们还是没有团圆啊!”,大家都说没有了。我说:“哎呀,大家看看,彩笔妈妈还有两个宝宝不见,多可怜啊。”桦桦看看张老师,然后说:“老师,我兜里还有两支,我爷爷昨天没还完。”这盒彩笔现在一支不少。我想,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吧,孩子们真是可爱!

  分析:我班的孩子非常喜好绘画,对颜色的搭配很有自己独到见解和使用,但很多孩子家里没有这么丰富的画笔,所以孩子们小小的心思还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只是拿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老师没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并加以引导,以世俗眼光和成人角度评价,就给孩子套上“偷东西”的帽子,那将给孩子带来多大的伤害。

  五六岁的孩子把幼儿园东西拿回家,很多情况下,都属于有意行为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已经有了“物权”的概念,知道拿集体或别人的东西不对,但他们会“明知故犯”,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们除了培养孩子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明确不能未经允许拿幼儿园的东西之外,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教育孩子: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好。这个东西是幼儿园的,它的“家”在幼儿园。幼儿园的东西是给所有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用的,而不是只给他一个人的。

  三、蹲下来讲话,牵着手教育,建立师幼平等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新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案例:老师你跟新娘子一样漂亮

  今年的小班每天午睡起床,爱美的小姑娘会围在邓老师周围,让她给编漂亮的辫子,孩子们都叫她“漂亮老师”,如果哪天邓老师没空,换我来,孩子们就会撅起小嘴儿不乐意。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我虚心的向邓老师学编辫子的花样,我也会给小姑娘编漂亮的辫子了。有一次,和孩子们坐在花坛聊天,阳光暖暖的照在我和孩子们身上,我穿了件白衣服,瑶瑶趴在我背上,搂着我的脖子说:“老师,你真漂亮,和新娘子一样。”她搓着我的头发说:“邓老师漂亮,你也漂亮,你们都漂亮。”忍不住笑了,这就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对我的评价,在他们心中,美和丑的标准和我们大人是不一样的,爱他们,关心他们的人就是美的。

  我觉得作为幼教老师,同幼儿打成一片,做幼儿的知心姐姐,,这样才能了解幼儿所思所想,及时做幼儿的交流沟通工作。

  四、无意的游戏,适时的引导,尊重孩子认知方式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而幼儿自发游戏占主导地位,一般不需要教师进行人为的干预。但是当孩子们在游戏时产生矛盾、发生争执,出现危险行为,出现故意捣蛋行为,在建构的过程中出现建构性错误等等情况时,教师就必须给予幼儿及时的、有效的引导。教师适时地介入游戏可提高幼儿自发游戏的质量,是教师引导幼儿游戏的一种方式。

  案例:苍蝇有几条腿?

  一个下雨天午饭过后,哲瀚和天佑聚在窗台眺望闲聊,他们突然发现几只苍蝇在玻璃窗内有气无力的飞,孩子们就玩起了“抓苍蝇”的游戏,比谁先抓到苍蝇,其他孩子见状赶忙加入抓苍蝇的队伍……最后小棽先抓到了一只,嘴里不停地喊“我抓到了……”,好胜的天佑也抓到了一只,旁边的子彬说:“我们让他们打架看谁赢好吗?”他们俩立即把苍蝇放在地板上,天佑的苍蝇不动了,小棽得意的说“我的还活着”在女生前面炫耀一番,天佑说:“我数得清苍蝇有6条腿,你的动着肯定数不清”女生们辩论:“苍蝇有4条腿,有两条是胡须”“不是胡须,胡须在嘴巴旁边”“你们看眼睛上还有两条呢”……听着孩子们的争吵,我没有制止,假装不知道让他们仔细观察、讨论,但最后也没有一个结果。快到午休时间了,孩子们围过来告诉我刚才的发现,我说:“老师也没有真正数过,我们把这个小任务带回去跟家人一起完成吧,也许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我们都知道苍蝇有很多细菌,所以请小朋友们把小手洗干净”,大家高兴地午休去了……

  分析:假如当我发现孩子们玩苍蝇的时候,制止了他们玩恶心的小动物,孩子们就没有这么多的话题,更没有这么多的发现,这个无意的游戏让孩子们学会了不少知识,至少他们认真观察、操作、交流,眼见为实,胜过老师的百般说理。

  五、观察记录分析,正确评估幼儿,了解幼儿经验的获得

  观察过后的记录,也是观察活动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记录可以评估幼儿的需要、找出更适合儿童发展的方法、做好评价和自主反思:这一活动是否达到了我的预想?孩子的反应是否如我所料?我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或者设备来完成这一活动?活动前的事情准备妥当?活动过程中和活动以后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把场地收拾干净?……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教养方式,造成每个孩子的发展不同,因此,作为老师要观察、了解每位孩子,不要用同一种尺度进行评价。我们只有用心去观察,感受孩子的成长,让每位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只有学会观察,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意义。

上一篇:浅谈师幼互动中教师肢体动作的“魔力”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应用对幼儿语言教学的作用

奇速英语直播体验课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