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时间:2015-10-26 阅读:( )
甘肃省临洮中学 杨爱军
关键词:陶渊明 晋宋易代 思想 忧国情怀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多年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对陶渊明有不同的看法。自萧统评价他为“隐逸诗人之宗”以来,人们多关注他淡泊的一面。到了近代以来,部分学者注意到了陶渊明关注政治的一面。如鲁迅先生指出:“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本文拟从陶渊明处于易代之际的特殊阶段入手,对他的思想进行浅层次的探究。
一、认清时代,调整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东晋是一个思想文化发展的复杂时期。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朝政黑暗动荡,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现象充斥官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洁身自好,三次辞官,表现出嶙峋傲骨。在义熙十三年(四一七),刘裕徵他为著作郎,他拒绝了徵召。《宋书》中说:“自以曾祖晋时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肯复仕。所著文章,皆期其年月,义熙以前,皆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书甲子而已。”。诗人的归隐,不仅是出于对田园生活的怀恋,而且由于对官场黑暗的不满。
东晋一朝,传统儒家经世济用、拼搏进取的精神内涵逐渐淡出,而玄学的不思进取、清谈误国占据主流,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现象充斥官场,诚如干宝所言:“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辩而贱名检,行身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仕进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在纷繁复杂的思想背景下,陶渊明不媚俗,不盲从,恬淡自然,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思想态势。
首先,陶渊明对儒家的仁爱,特别是儒家所提倡的节操,是深为赞许的。他继承了“忧道不忧贫”的先师遗训,读书南窗,固穷自守。陶渊明深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与传统的知识分子不同,陶渊明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身体力行,参加劳动实践。
其次在追求理想的人格,傲视世俗的卑污这一点上,他和道家、玄学相同;但在如何求得人生的解脱和自由上,他却采取了一种很为平凡的方法。陶渊明所追求的解脱不是别的,就是在日常的、看来是平凡的农村田园生活中保持自己的理想、节操,获得心灵的自由、平静和安乐。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陶渊明看来是很快乐的事。“见树木交,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赋》)。
二、关注社会,志士情怀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这是一个黑暗动荡的时代,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现象充斥着官场,对陶渊明影响最强烈的就是当时的社会政治。作为一位名将后胄,而且自小浸淫于经世济用的文化传统中的诗人,对社会变化不可能漠然置之。
陶渊明对时事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对刘裕篡权的看法上。公元416年(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率师北伐,消灭了后秦国。对刘的意图,作者是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对北伐胜利和羊长史入关称贺,他都表现得十分冷漠,只在序里淡淡地说了一句“衔使秦川”而在诗中又委婉地讽示友人,不要趋附权势,追求驷马高官。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如?”别有深意。到关中去,说不定要经过商山,那正是汉代初年不趋附刘邦的绮、角等“四皓”(四个白首老人)的隐栖之地。全诗表现了陶渊明对时事的清醒认识。
如鲁迅先生所言:“陶集中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 。陶渊明对刘裕篡位弑帝的做法非常愤慨,在《述酒》一诗中用隐晦曲折的语言反映此事,“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表达了诗人对篡权丑行的极大愤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抗争精神。
正如阮籍所言:“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赞赏英雄,是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表现的思想。全诗细致的叙述了荆轲挺身赴国难的过程,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作结,表现出“金刚怒目”之气。温汝能评曰:”荆轲刺秦不中,千古恨事。先生目击禅代,时具满腔热血,覌此篇可以知其志矣。”蒋薰评曰:“身处乱世,甘于贫贱,宗国之覆既不忍见,而又无如之何,故话为闲情,其所赋之词以学人之求道也可,以为忠臣之恋主也可,即以为自悲身世以思圣帝明主也亦无不可。”
2.现实中求之不得,托之于想象。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总之,陶渊明在易代之际,不改变初志,淡泊明志,个别的感时伤事之作如吉光片羽,表现出他并非“静穆”,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了解陶诗的全貌。
参考书目:
1.杨勇《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4.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5.《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二十五史精华》,岳麓书社1989年版
奇速英语AI伴学精准补漏不遗忘!定制化学习方案
奇速英语AI伴学:课后学案在手,学习重点全掌握
奇速英语AI伴学:从口型到思维,1对1老师全方位
奇速英语AI伴学:定制学案+精准纠错,让英语学习
奇速英语AI伴学:定制学案+精准纠错,让英语学习
奇速英语AI伴学课堂:走神不用怕,真人互动即时
奇速英语AI伴学智习室 解锁英语高效学习的核心密
八天里,我把“英语焦虑”换成了“英语惊喜”
八天七夜,我在永川遇见了“会发光的英语课
八天七夜,奇速英语让我把“怕英语”变成“盼英
八天七夜,一场让英语“活”起来的夏令营——奇
八天七夜,让英语学习成为滚烫的热爱——奇速英
八天七夜,让英语学习成为滚烫的热爱——奇速英
奇速英语夏令营结营:八天七夜,点燃英语学习的
AI当“私教”,学习不“卡壳”——奇速英语AI伴
告别枯燥!奇速英语AI伴学智习室让孩子主动爱上
奇速英语AI伴学:1对1真人老师助力,课后学案加
奇速英语伴学:课后定制学案+课堂1对1真人老师,
奇速AI英语伴学推出1对1真人老师,全方位提升孩
孩子英语学得差?奇速AI英语1对1真人老师帮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