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时间:2016-08-15 阅读:( )
小学语文课本收录的古诗词,多是脍炙人口、清新寓意的精品。这些诗词的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儿童比较容易接受。吟诵古诗词,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又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生活情趣,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一、课前预习——扫清朗读障碍
古诗词具有“精、雅、神”的特点,篇幅短小但高度精炼;语言质朴但优美雅致;韵律考究但神清气灵。古诗词写作年代久远,寄寓着诗人特别的思想感情,有的古诗词引经据典,借物喻人;有的古诗词还与当时的历史、经济、文化密切相联。因此,对重点字词的准确解释及对语句的理解是学好古诗的前提。教学古诗词时,预习内容应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来设计。低年级学生的预习重点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认识诗词中的生字,把诗词读通顺,了解其在结构上的特点;中年级学生的预习可在读通诗词的基础上,结合押韵的特点读准多音字,利用书中字词的解释初步理解诗意;高年级学生的预习重点应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导入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古诗词不易被学生所喜爱,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完整的情节和华丽的词藻;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理解诗人的写作动机而无法理解美妙的意境。所以,教师要凸显古诗词的结构美、韵律美,让学生理解诗人用词背后蕴藏着的博大高深的智慧。
古诗词揭题的方法很多,关键要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低年级应该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以编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方式导入学习;中年级应该从诗词的韵律独特、寓情于理方面突出古诗词超凡脱俗之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爱古诗词;高年级应结合古诗词的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课时,可抓住诗眼“绿”来让学生了解古诗中一字之妙,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感悟诗词表达的情感。
三、初读质疑——感悟意境韵味
古人云:“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这说明“读”的重要作用。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出古诗词的意蕴,读出古诗词的精彩。
1.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是古诗词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读一首新诗词的开始。学生在自由读诗词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对诗中的“多音字”“通假字”,在自由读之后,由教师及时进行检查,相机纠正学生的错读问题。
2.读准节奏。对小学生而言,无须去深究古诗词在押韵和对仗方面的知识,但有必要让学生从诵读节奏中认识古诗词的音韵美。如:古人读五言诗词的停顿一般按“二一二”或“二三”的节奏划分,读七言诗词一般按“二二三”或“二二一二”的节奏划分;或者,古人还有“平长仄短”“踏歌”等读诗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先示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习读;也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方法去练习读,然后示范读;还可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你读上句,我读下句,真正做到读准节奏。
3.读出疑问。在初读阶段,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认知,除读熟字音、节奏外,还应当关注在读中产生的疑问。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都写了人,但他们各自写的是什么人呢?这就是需要让学生通过读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林升的诗中写了一种人,是游人,这里的游人专指当朝的达官贵人。而陆游诗中也写了一种人,是遗民,是北宋王朝灭亡之后遗留在中原大地上的子民,不是遗留,是遗忘,是遗弃!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游人状态一个字:醉,是烂醉如泥,是纸醉金迷,是醉生梦死;遗民的状态一个字:泪,是以泪洗面。是血泪斑斑。是欲哭无泪。)
4.读出韵味。古诗词是一种有曲调的语言,初读时要注意体会字句间的韵律。吟诗与唱歌不一样:唱歌重曲不重词,词只是一种提示,一种象征,所以听歌主要是听曲。读诗则不同,听的是词,读者要知其韵,听者要明其意。《毛诗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在通读中,学生能初步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从而准确把握全诗的灵魂——节奏。如岳飞的《满江红》,诵读基调应是悲怆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基调应该是雄视天下。
四、领悟诗意——充实言外之韵
1.结合注释、插图法。课本上的古诗词大都附有注释和插图。学生经过反复朗读后,可以结合注释和插图默读,一边读一边想: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里是不明白的?然后通过汇报或小组交流,在交流互动中学习,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梳理出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解释或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达成目标。
2.创设情境法。每一位诗人、词人在创作时都是有感而发的,或感于情,或感于境。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在体验中用对话、用表情、用动作去解释诗词。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时,可以让一名学生扮演诗人,其他学生扮演孩童,利用书中的诗句对话。让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去领悟诗意。
3.感知提问法。教师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出示两三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达到串讲全诗的目的。但在理解诗意这个环节时不宜深究,不要让学生形成千篇一律的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表述全诗意思就可以了。
五、吟诵明理——提升价值取向
根据王崧舟老师实现古诗词价值取向的观点,在教学时可通过三条实践策略进行吟诵明理,即:会心吟诵得其韵,诚心直观得其象,潜心涵泳得其意。自古汉诗吟诵,两千五百年孔子“弦歌”《诗经》,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一直到九十年前,汉语的所有“诗、词、文、赋”都是吟诵的。比如,人们一直认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积极向上的奋发图强的,是激励人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表达的是盛唐气象,从小学到大学讲法都一样。这就是诵读的结果,这就把古诗当成大白话文来理解了,实际上差之千里。因为朗诵,每个字都很短,不超过一秒钟,但诗的韵脚是:ou,如果拉长三秒来吟诵,还能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吗?再看诗中的入声字,这首诗一共20个字,却用了6个人声字,太多了。人声滞涩、短音顿挫,多用来表达痛苦、转折、强调等作用。这首词的开头就用了两个人声字,定下了整首诗痛苦的基调。再结合字义来分析就很清楚了:那么大的太阳都落山了,那么大的黄河都人海了,我的生命已将流逝,可我多么想抓住时间啊!所以我要登楼,再登楼……“更上一层楼”隐含着多少的无奈。这是一首吟咏生命苦短的诗啊。我们朗诵这首诗,就感受不到它的意义;但当我们吟诵它时,体会就会完全不同。
上一篇: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下一篇:创新教法从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开始
让艺术之花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悄然开放
(356)人喜欢 2018-03-20例谈Cartoon time板块的“四步设计”
(506)人喜欢 2018-03-09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例谈
(304)人喜欢 2018-03-01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应用
(424)人喜欢 2018-01-16例谈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艺术
(510)人喜欢 2017-09-28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
(348)人喜欢 2017-08-31几何直观能力培养例谈
(346)人喜欢 2017-07-26《清平乐·村居》读写共生教学例谈
(385)人喜欢 2017-06-2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与对策
(312)人喜欢 2017-06-23例谈“归因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424)人喜欢 2017-06-23上海2025年奇速英集训营告背单词为什么会上瘾?
北京2025年奇速英集训营告背单词为什么会上瘾?
吉林省长春市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
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
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市奇速英语夏令营:让
重庆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有趣
四川省成都市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
上海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有趣
北京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有趣
奇速英语AI伴督学:教书交给AI,育人留给老师,
如何用一个暑假彻底把英语课提上来?
中考英语148分,说一说背单词有什么窍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200组常见同义替换词及真题例句
成都、贵阳、昆明为什么学霸都偷偷参加这个英语
广州、南宁、海口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
武汉、长沙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子主动
福州、南昌、济南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
南京、杭州、合肥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
沈阳、长春、哈尔滨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
石家庄、太原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