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时间:2016-08-10 阅读:( )
【关键词】生活化 生活语言 数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0018-02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自己独立解决一道题目有困难时,如果教师在一旁对重点字句用生活化语言进行一些简单解释后,学生立即恍然大悟,可以顺利作答。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让学生借助生活语言来理解数学语言的本质,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一、以形象的生活语言为载体,推动概念的理解
数学语言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化的迁移,其本身经过了多次建模与抽象。精炼、严谨的学科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在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未免有些困难。而适时运用生活语言来阐述数学概念或术语,犹如帮助学生架了一个阶梯,会让学生对生涩的数学语言感到亲近,也易于理解。
以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一课中的“长短”概念为例,学生刚刚入学,没有接受正规的数学语言的训练,课堂上大都是采用“填空式” 的回答。当教师出示了一红一蓝两根带子,让他们比一比,说说自己的发现时,课堂上出现的都是这样的声音:“红的长蓝的短。”很明显,这样的回答既笼统又不规范。教师接着问:“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了,能不能把话说完整些?”学生又说:“红带子长蓝带子短。”这时教师又拿出一根准备好的黄带子:“谁再来说一说?”“黄带子短蓝带子长。”教师故作疑惑:“刚才你们说蓝带子短,现在又说蓝带子长,蓝带子到底是长还是短啊?”有些思路清晰的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和红带子比,蓝带子短;和黄带子比,蓝带子长。”教师及时抓住了学生回答中的“比”一字,告诉学生要说成谁和谁比,谁比谁长(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了应该说成“红带子比蓝带子长;蓝带子比黄带子长;蓝带子比红带子短;黄带子比蓝带子短。”像这样以生活语言为载体,自主呈现规范准确的表述语言,学生很容易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知识,以及学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生活现象。
又如,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时,如果学生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一数学概念有一定困难,可以让学生以同桌为例:小A是小 B的同桌,小B是小A的同桌,我们可以说A、B俩同学互为同桌。同理,直线L1和L2互相平行,与同桌关系一样,平行线间也有这样生活中常见的依存关系;还可以借助于排队时横排同学一个和另一个对齐的形式解释“一一对应”;借助于描述日出日落、黑夜白天、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在一次次地从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或现象的迁移中,学生对数学语言的陌生感消失了,理解了数学语言来源于生活,但比生活语言更准确和严谨,久而久之,便会产生使用数学语言的欲望和兴趣。
二、用生动的生活语言做训练,强化解题思路的叙述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会列式、会计算不是唯一的目的。学生会解决实际问题固然好,但如果仅仅只会做题,那么我们培养出的就可能是一个个的“应试机器”。对此,我们不妨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运用生活语言来对应用题做一些“压缩”和“扩展”的训练。所谓“压缩”就是让学生针对题意,去繁就简,挖出题目的核心,将抽象的数学语言经过自己的理解“过滤”成简明易懂的生活语言,直击问题要害,从而轻松作答。例如:小区里进行绿化种植,杨树有20 棵,松树有10棵,枫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三种树一共有多少棵?这道题应该先求出枫树的棵数,简单地说,就是先求“10的3倍是多少”,这表示的是枫树的棵数,再求三种树的棵数总和。
所谓“扩展”就是把图画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提取,用生活语言叙述成完整的应用题。因此,简单易懂的图可以直接让学生尝试叙述,有难度的可先让学生模仿,再照样子说一说。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升了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及推理能力。
如出示这样一幅简单的商品售价图:
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图上发现了什么,自己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可以先做示范:一只足球8元,一个书包30元,买这两样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试着也来编一题。当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编出了一系列的加法应用题后,这时可以再提示:能编出不同方法解决的应用题吗?你的同桌编的题你会解决吗?丰富的内容、开放的形式,使学生在自己编题解题、听同伴编题解题的过程中,一步步理解了数学语言,让看似枯燥的数学语言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三、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作桥梁,有效内化数学语言
“数形结合”犹如一座立交桥,它巧妙地在抽象与形象之间搭建了桥梁,更是将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逐渐靠拢、将语言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的有效手段。最典型的形式就是线段图应用题,它先将生活语言变为较直观的图像,再把直观的图像变为规范严谨的数学语言。
例如:一块铜和银合金重330克,其中铜重量比银的重量的少10克,这块合金中的银和铜各重多少克?对于330克加10克还是减10克才能与()对应,学生很难判断,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图解这种图形语言进行表述。
我们可以根据题意画出下列线段图:
师:从上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1:银、铜总重330克。
师:除了330克,图中还有一个克数10克,它和330克、单位“1”、都有什么关系呢?
生2:银铜总重330克加10克与(1+)是相对应的。
生3:银铜总重330克加10克除以(1+)就可以得到单位“1”的重量,也就是银的重量。
在运用图解的过程中,学生领会了经过“转化”可以达到“对应”。这既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又是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运用的过程。由于抽象思维有形象思维作支持,学生在表达思路的时候,语言既简明扼要而又巧妙。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我们教孩子学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做题、解题的层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述出数学知识的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有让生活化的语言作为借鉴和桥梁,以此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才能促使学生数学素养得以实实在在的发展。
上一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创新精神浅探
小学数学作业的生活化设计分析
(994)人喜欢 2018-04-19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语言训练高效性研究策略
(465)人喜欢 2018-04-10浅析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创设小学数学美育课堂
(441)人喜欢 2018-04-09体验式”教学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237)人喜欢 2018-03-30寻源头活水 润习作教学——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339)人喜欢 2018-03-16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新探
(397)人喜欢 2018-03-01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
(290)人喜欢 2018-02-2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探究
(402)人喜欢 2018-01-3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282)人喜欢 2017-12-22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探究
(332)人喜欢 2017-12-11上海2025年奇速英集训营告背单词为什么会上瘾?
北京2025年奇速英集训营告背单词为什么会上瘾?
吉林省长春市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
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
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市奇速英语夏令营:让
重庆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有趣
四川省成都市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
上海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有趣
北京奇速英语夏令营:让英语学习高效又有趣
奇速英语AI伴督学:教书交给AI,育人留给老师,
如何用一个暑假彻底把英语课提上来?
中考英语148分,说一说背单词有什么窍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200组常见同义替换词及真题例句
成都、贵阳、昆明为什么学霸都偷偷参加这个英语
广州、南宁、海口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
武汉、长沙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子主动
福州、南昌、济南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
南京、杭州、合肥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
沈阳、长春、哈尔滨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
石家庄、太原家长必看!这个夏令营如何让孩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