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15198177376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新学期英语新教材教学,我做了3个改变

更新时间:2025-08-25浏览:评论: 条

新学期英语教学,我做了3个改变 新学期伊始,看着教室里孩子们既期待又略带紧张的眼神,我知道,英语教学的“破局点”或许就藏在那些被惯性忽略的细节里。我带着几个“小改变”走进课堂,没想到竟让孩子们的英语学习状态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

第一个改变,是让单词从“孤立符号”变成“故事主角”。

过去拿着单词表逐词听写的场景,总让孩子们眉头紧锁。这学期,我把每个单元的核心单词编织成一个个简短有趣的小故事:在“动物乐园”单元里,“giraffe(长颈鹿)”踮着脚和“elephant(大象)”分享“banana(香蕉)”;在“校园生活”主题中,“library(图书馆)”里的“quiet(安静)”规则守护着“student(学生)”的“knowledge(知识)”之旅。故事里的单词不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符号,而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角色”。更有趣的是,我把故事拆解成“单词闯关游戏”,孩子们每记住5个单词就能解锁下一段剧情,课堂上此起彼伏的“我要闯关”声,成了最动听的背景音。现把软件分享如下:

 

第二个调整,是用“动词联想”给课文背诵“搭骨架”。

过去“一刀切”的背诵要求,让不少基础薄弱的孩子望而却步。这学期,我引入了英语教育专家蔡章兵独创的动词联想课文背诵法,抓住“动词”这个灵魂,让背诵越背越有成就感。具体做法很简单:首先让孩子们通读课文,从每个句子里精准抓住一个核心动词,比如go(去)、want(想要)、change(改变);接着以动词为核心“成像”扩展,通过动词联想对应的主语、宾语和场景,比如看到“run”就想到“谁在跑?跑向哪里?为什么跑?”;一段文章若有十个句子,就抓住十个动词,把这些动词串联成逻辑链条,再扩散联想细节,全段或全篇内容便自然浮现。班里的小宇曾因记不住长课文而抵触英语,用了这个方法后,他从圈画动词开始,慢慢能顺着动词链条复述故事,当第一次完整背出课文获得“背诵小达人”勋章时,眼里的光芒让我深受触动。

 

第三个改变,是让时文阅读成为“每日能量站”。

每天作业10分钟,我会让孩子们读一篇奇速英语的个性化时文阅读。这里的时文不仅海量万篇、每日更新,还能根据每个孩子的英语水平个性化定制,更实现了“听说读写一体化”训练——读完文章可以听标准发音磨耳朵,跟着录音模仿朗读练口语,完成配套习题练阅读,甚至尝试用文中词汇写短句,作文自动批改。我们读“AI机器人世界运动会”的科技新闻,也读“黑神话钟馗”的电影报道,这些紧贴生活的内容让孩子们发现,英语不只是课本里的语法和单词,更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有个孩子在日记里写道:“原来英语能让我知道千里之外的新鲜事,这比背单词有趣多了!”当阅读从“任务”变成“期待”,词汇量和语感的提升反而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一个月过去,课堂上低头默背的身影少了,举手提问的声音多了;作业本上的涂改少了,作文里的鲜活表达多了。我渐渐明白,教学的改变不需要多么宏大的设计,有时只是弯下腰,看看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他们需要单词有温度,背诵有方法,学习有乐趣。当英语从“必须学会的知识”变成“愿意探索的世界”,成长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新学期的这些小改变,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更让我重新审视教学的本质:教育的核心从来不是“教了多少”,而是“点燃了多少”。而那些被故事、方法和新鲜事点燃的眼睛,正是这个学期最美的风景。


    奇速优客

    相关文章

    奇速优客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