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小学中年级语文语感培养方法小探

更新时间:2018-01-04浏览:评论: 条

  王溢涓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语感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的学习,旨在加强学生的实际识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与识字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个人的口语表达及写作能力。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和学生热爱语文这一基础科目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感培养近年来被作为小学中年级语文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语感培养并不是近几年才被提及的。

  语感培养作为我们学习母语的重要途径,始终被教育界的专家及学者们所重视。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不能单一地通过朗读来教学,而是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及兴趣所在。通过多种途径将阅读课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单调变为多彩。

  一、指导学生理解性阅读,触发语感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指导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流利的阅读,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应采用分角色朗读,或是自己为学生进行示范阅读,根据不同的语境及人物转换,变换不同的语气,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几轮示范阅读后,学生们自然能够用心去感悟文章的内容,在多次的阅读中,触发语感,用语言读出自己的理解。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李广射虎》一文时,先亲自示范阅读,通过语气的转换,为学生营造出课文中那种“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外出巡逻,路遇一片树林时的情境。我示范阅读之后,在这一阶段提问学生,如果是你们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怎样的感觉。这时,同学们普遍回答害怕或是恐惧。因此,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读出害怕或恐惧的语气,几次朗读下来,对几位同学的表现做出点评,然后带领大家进行齐读,几次反复的过程,也是学生提升语感的过程。

  二、重点段落反复阅读,积淀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积淀,这些知识的积累也是我们学好母语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母语教学中,离不开大量的背诵和熟读。从理论上讲,这也是我们积淀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感也是在学生大量的阅读和背诵中逐渐形成的,但从深层次讲,这些阅读与背诵的内容也需要学生自己去消化和感悟,切记不可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单纯地通过填鸭式教学,将文章表达的意境及意义全部灌输给学生,只让其在获悉了这些信息后,反复的阅读和背诵。我们在通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应以成人的思想去填充孩子的世界,而是使孩子在熟读精读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语感。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不乏许多文字优美,意境丰富的佳作。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在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的同时,让其感受文字的优美和情感的熏陶。《槐乡五月》一文就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通过错落有致的句型结构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读者营造出十足的画面感。而文章叠词、象声词的恰当运用,更为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对小学中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篇适合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的佳作。学生不仅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感,通过多次阅读,更能感受到槐乡美丽的景致。

  三、运用比较阅读法,强化语感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选取的大多是名家名篇,其用词及语言表达都经得起反复推敲。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比较法,指导学生比较文章中的用词和用句,体会词和句在不同文章中以及不同作者笔下都有哪些精妙之处,以此让学生对语言和文字有更直观的感受。而比较阅读法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例如同义词或近义词比较法,在不改变原句语意的情况下,替换一下句中的关键词,使学生们对该词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此外,还有删改比较法,即删改文中的部分字词或是改变文中的标点符号,以此来改变文中话语的语气。每一次改变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阅读,比较改变前后文章或是句子的不同,以此通过阅读培养语感。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雪儿》一文中,有以下语句“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这一句中“飘飘悠悠”一词,表现出白云在天空中的优美姿态,也表现出作者与雪儿相处时的心情是愉快而兴奋的。教师可以先指導学生阅读原文,待学生们在反复阅读,对“飘飘悠悠”一词有深刻印象及基本感悟时,再将这一词去掉,让学生们再次阅读和感受这一句用词的奇妙之处。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删改比较法,将文中的省略号改成叹号,让学生们感受标点符号的改变,对朗读语气产生的影响。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许多作者渴望中的美好想象,教师也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仿写文中的语句,让学生们感受到,原来标点符号也代表了作者无限的遐想,标点符号也是会说话的。

  四、阅读与表达相结合,深化语感

  引导或是带领学生反复阅读始终是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的外在形式转变,而真正从内在深化语感培养,则要使学生将阅读中的“读”与自身的表达中的“写”相结合。写作正是阅读教学的延展性目的之一,也是体现学生转化能力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及沟通能力的训练。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表达自身理解和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内在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自己组织语言,将语言内部转化的习惯。所以,我们提倡在语感培养的同时,将“说”与“写”相结合,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表达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写文章,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他们的语言还不是很完整,很多字还需要用拼音代替,但对于好的文章,我们仍要积极挑选出来在同学间做范读,以此增强学生对写作及表达的自信心。同时,写作这项长期训练,也是学生积累词汇,熟悉阅读,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西湖》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有关西湖的故事和背景,并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先向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眼中的西湖。这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及表达能力有重要意义。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根据课文中描述西湖的段落,让学生们重点阅读。在学生们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其根据文章的写作形式,也仿写一篇关于自己身边景物的文章,强化学生课后语感深化的过程及动笔能力。

  总之,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日而成的事,而语感的培养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上述的几点也需要大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在于我们的方法有多新颖或是多有趣,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自己所读之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才是阅读的真谛。而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在教学中也应随机应变,具体事例具体分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萍.浅谈语感培养的阶段性及基本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7(5).

  [2]李琳.语言的魅力[J].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刊),2007(2).

  [3]闫学.探寻语文之“道”[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7(1).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