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培养核心素养之管见

更新时间:2018-03-01浏览:评论: 条

  张婧

  【关键词】核心素养;民族性;古诗文教学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我国诗教源远流长,它是我国传统人文教育的核心之一。儿童从小开始诵读诗书,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诗文对他们的影响十分深远。关于“诗教”的目的,孔颖达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古诗文作為我国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它对于现今的小学生无论是在人文底蕴、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方面,还是在自主学习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这么说,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古诗文教学是一场最美的契合。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简析

  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古诗文教学引起了越来越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陈增菊在《新课堂新评价》中强调要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文主义的情怀,使学生产生乐学、好学的情感体验。黄丽娟在《美读,让诗词教学灵动起来》中强调教师要用一种“美”来感染学生,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音色,用这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黄德新提出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抓住“诗眼”,在品词、译句中体会“文”的精妙之所在……即使如此,从当前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1.教学过程忽视诵读的引导

  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小学阶段的大部分古诗词寥寥数语,并不像现代文那么具体,也没有那么通俗易懂。学生必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涵泳体悟,受用终生。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认识到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教学过程他们往往重背轻诵,强记硬背,追求读背篇数。特别是在小学第三学段,有些老师在让学生自学字词,初步通读之后,就直奔文句的理解,强求硬记硬背,忽视了诗歌的平仄、押韵、停顿,忽略了吟诵、玩味、想象、体验过程。对于诵读,朱熹认为:“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有多诵遍数,自然上可,久远不忘。”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爱听故事是儿童的特点,爱大声讽诵也是儿童一个特点。诗的言语,音调和谐、押韵,念起来给人以很大的快感;浅近的好诗,尽管儿童不一定字字都懂得很透,也足以启发想象,开拓胸襟。”

  2.教学过程忽视情境体悟

  在囫囵吞枣地读了几遍之后,教师便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字词的解说上,古诗文教学变成了纯知识传授。课堂上,老师以一个个所谓必考的释义,解句,设计出一个个空档让学生去填。教师乐此不疲,学生味同嚼蜡。可想而知,学生又怎么会有兴趣去学习诗文呢?这就一步一步地拉开了学生和古诗文的距离。要知道,学生读诗、品诗不应该只是机械式地重复所谓的“知识点”“思想性”“表现力”,而是要创设情境,借助媒体,充分体会诗词意境,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情感的碰撞中与诗人产生共鸣,与诗人进行对话。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心灵。

  3.教学过程忽视整体感知

  有些小学语文老师在讲解教学古诗文时,常常将古诗文切割成若干段块,学生依据教师分割的段块进行逐句地理解和学习。殊不知这样的肢解,会将古诗文的整体意境和魅力大大削弱,甚至丧失殆尽,学生很难从一首诗或一阕词的整体角度进行诗词的赏析和意境的体会。千古诗文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才华,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着刚烈气节,流淌着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着学生品格的形成。“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生对诗文的“体验感悟”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整体有序的感知、感悟,进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分割式的教学显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诗文的整体把握。同时,诗句的上下文之间常常有着起承转合的关联,情感发展的递进升华,分割式的教学将会切断句与句以及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让本来就没有什么古诗文基础的小学生很难领会诗文整体的意义和魅力。

  二、小学古诗文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具体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那么古诗文教学又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什么联系呢?

  1.领略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古诗文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体现了历代人民的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既让孩子们知道了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日期和习俗,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独自一人思念亲人的凄凉。《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们在诵读理解的时候,明白了不仅仅要尊重自己的长辈,也要尊重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关怀的。这时候人文的情怀也就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在对古诗文字词句的推敲之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在逐渐提高。

  小学生正处在用文化铺就人生底色的初级阶段,教师在教学中用优秀的古诗文为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添砖加瓦,必能为孩子们人文底蕴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石。

  2.体会古诗文中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树中华民族之魂魄,立热爱中华民族之精神”,这不仅是当今的小学生学知识、学做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更是他们将来成长为社会栋梁,奉献与服务社会之根本所在。要培养和塑造这种民族精神,就要充分发挥古诗文特有的优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让学生明白战士们在极寒的天气里,依然驻守边关,保家卫国,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社会责任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难当头时,仍咬牙坚持,一以贯之,让学生体会到这是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一直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始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希望孩子们能够传承发扬,唤醒他们从小肩负社会责任的意识。

  3.研读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共同的期许。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纵观古诗文教学,从古至今有不少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名句,如果让孩子们多读多思考,定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比如家长、老师挂在嘴边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要珍惜时间,发奋图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告诉孩子们学习、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取得丰硕的成果,需要持之以恒。“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诫孩子们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时,教师不妨将古人做学问的警言和经验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实古诗文传达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孩子们明白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与他人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才是硬道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月的圆缺联想到人的离聚,告诉孩子们生活既要遵从自然規律和科学道理,又要怀抱人间温情……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建议

  余光中先生说得好:“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人常常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生活中孩子们身上透露出的诗意正是核心素养的体现。所以强化古诗文对学生熏陶感染的力度和广度,必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对于当下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教育在把握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同时坚持民族性的原则至关重要。

  1.加强诗文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起步阶段,作为教师就更应当练就自身功夫,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重托。叶圣陶先生说过,做教师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肯负责,二是有“本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多读书,多积累,先打好自身古诗文素养的底子,再不断提升解读古诗文的能力。古诗文特有的含蓄美、诗意美以及特有的结构:复杂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修辞,这些需要教师身体力行,向书本请教,向同事请教,向长辈请教,向专家请教,能者为师,学以致用。只有自己先沉浸其中,才能够让学生们在古诗文的课堂中得到美的享受。

  2.少些功利意识,多些诵读指导

  一直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忽视学生的感受的教学是本末倒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减少功利意识,不要让试卷和习题册决定古诗词教学的重点,而是应该多花点时间带学生去诵读古诗文。诵读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周庆元教授曾说: “诗歌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意。”诵读是一种眼、耳、口、心同时活动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一个对文本中字、词、句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情感全面的感知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增强语感,领悟文学真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范读,带学生体会诗词表达的妙处,让学生进入到教师范读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并且有目的地指导诵读,适当为学生介绍作者的历史背景及生平事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诗词的意境,使学生们更能体会到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达到情和声的统一。

  3.吸取传统精华,实践研究探索

  古诗文教学在我国已延续两三千年,源流相继,名家辈出,世代相传。我们要积极吸取传统诗文教学的精华,瞄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放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把古诗文学习融入学校课程,融入孩子生活,融入社会实践活动,纵横沟通;结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实际,拟订不同年段古诗文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并适合每个个体,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最佳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已经开启新的航程。古诗文教学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认识到古诗文的重要作用之后,必将全身心投入实践、研究、探索,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珊珊.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12(4).

  [2] 余光中.精选集[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25).

  [3]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50.

  [4] 韩经太.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 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2).

  [6 张文勋.诗词审美[M]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7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任运昌.小学古诗词教学改革略论[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9).

  [9]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

  [10]代礼田,代明勇.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的古诗词教学[J] .语文学报.2009(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