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探寻小学语文课堂的另一番境界

更新时间:2018-03-05浏览:评论: 条

  胡志红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情智交融;深度高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则基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学生是否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是课堂设计的基点,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益的标准,更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唯一标准。为此,我校语文组开展了促进小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

  围绕课题,我们首先构筑出情智交融深度高效的语文理想课堂,即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实现语文素养提升与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让师生在本真、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里,共同创建情智交融、思维灵动、个性张扬、智慧共生的语文课堂。

  为了让梦想走进现实,我们聚焦课堂,从情绪状态、参与程度、思维深度、拓展维度等方面来评定学生是否进入深度学习状态。针对影响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我们不断思考调整与实践提炼。通过反复打磨案例课堂,研究有效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方法,我们逐步提炼出了情智交融深度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核心要义与构建策略。

  核心要义之一:顺应童心艺术调控,引导深度参与

  【要义解读】情智交融深度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营造合适的学习情境与课堂氛围。通过创设开放的、鲜活的学习情境,能有效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营建自由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主动、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地思考,有效地建构。

  【课例研磨】请见校级研讨课《水乡歌》的试教片段。

  (指导学生朗读“千条渠,万条河”一句)

  师(一脸木然):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一句。哪位朗读高手来读一读?

  (只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多数学生默默低头。教师指名一名举手学生朗读,该生读得很有感情。)

  教师(迫不及待):读得真好,让我们像他一样读!

  (学生的齐读依然与上课伊始初读时展现的效果相差无几。)

  我们发现,从学生参与面的广度、深度以及长度三方面来评定学生的参与度,很明显,学生学习的动力大多属于外力驱使,教师自身情感投入不够,对学生学习的动力、情绪状态等关注不够或调动不力,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悟,课堂学习氛围与学生学习的兴奋度未能达到学生深度学习的燃点,教学效果自然远远无法如人所愿了。经过多次研讨和反复实践调整后,该片段在市级公开课中呈现了如下镜头。

  师(板贴图片):你们看,这就是“渠”,也就是人们挖的水沟,把河里的水引到渠里,方便灌溉农田。

  师:这里的“千”“万”,真的是一千条渠,一万条河吗?

  生:不是的,是很多。

  师:对,这里的“千”和“万”,是指多得数不清。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学过的《大禹治水》里的含有“千”和“万”的词语吗?

  生:“千山万水”“千辛万苦”。

  师(板画河水):好多好多的渠啊!真是数也数不清啊!你们能通过朗读,表达水很多吗?(教师随机指名一位学生来读,该生轻轻读了一遍。)

  师:我只看到几条渠,几条河,还不够多。你再试试。

  (该生响亮地读了一遍。)

  师:有进步!我已经看到有上百条河啦!谁还能读得更多?

  (随机指名一位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多了。)

  师(表情夸张的):啊!我仿佛看到成百上千条河渠啦!谁还能超越他?

  (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教师随机指名一位学生来读,该生读出了气势。)

  师(充满激情的):“好!这么多渠数也数不清了啊!来,我们一起像他一样读——”

  (学生绘声绘色地齐读。)

  师(开心地竖起大拇指):读得真棒,你们读出了诗句的音韵美,读出了水多的画面,更读出了这景象的壮美气势。河渠纵横交错的水乡都已经深深地印在大家的心里啦。为自己鼓掌!

  【经验提炼】从濡染到营造,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天阔地远随飞扬”。

  教师应想方设法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激发、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构建和谐愉悦的氛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自然、自由,充满激情、感悟和诗意。

  1.教师应当好课堂文化的熏染者。语文教师就是在三尺讲台上演绎自己“艺术人生”的人,举手投足都应该流动着一种艺术的光彩与文化的诗意。

  2.教师应当好课堂情境的营造者。教师还要从儿童生态的角度,通过多媒体、图画再现、实物展示、想象描述、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跳进课堂。

  3.教师应当好课堂气氛的调温师。课堂是动态生成的,童年世界又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教师应充分发挥民主、多元、纵向的评价功能,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学习状态,使他们的个性、想象、创造等多方面的潜力得到开发和升华。

  核心要义二:阅读现场引发思辨,引领深度思维

  【要义解读】情智交融深度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思维的挑战性与深入性,具有重主体、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等特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提问与课堂练习,直面学习现场,增进思维深度,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使灵感相互交织、思维彼此碰撞,智慧得以共生。

  【课例研磨】在课题研究精品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中,我们对该课训练形式与教师提问作如下设计。

  1.设计课堂练习纸发给每个学生,结合课堂教学逐项落实训练与反馈。

  (1)听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照样子写词语:蓬蓬勃勃

  (3)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两棵 的樟树。

  (4)阅读有关宋庆龄的补充资料,思考:宋庆龄的可贵之处在哪里?选用“无论……总是……”“只要……就……”“即使……也……”写一写。

  (5)背诵课文,完成第四、五自然段的课文填空。

  (6)拓展阅读:推荐阅读《养花》(老舍),体会关联词的妙用。推荐阅读《落花生》,体会借物喻人写法的妙处。

  2.精心设计三问,激思启智,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和感悟。

  一问:导入新课,引导质疑探究。

  (出示两句话,“周恩来同志劝宋庆龄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教师引读后问:“同学们,读到这,你忍不住想问些什么呢?”

  根据生答,教师提炼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探究阅读。

  二问:学完课文,引导批判反思。

  师:从课题看,课文是写宋庆龄呢,还是写故居?还是写樟树呢?

  (学生一致认为应该主要写樟树。)

  师:从课文看,你觉得究竟是写什么的呢?

  (学生认为是写宋庆龄。)

  师:那么,这篇课文岂不是文不符题了?

  (老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感悟:作者表面上是在赞美樟树,实际上是在赞美宋庆龄,水到渠成地揭示了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问:感悟写法,引导迁移发散。

  师:平时,我们也常常借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物的品质,比如翠竹宁折不屈、荷花高洁不染、老黄牛任劳任怨,看到它们,你会想到哪些人呢?你还想到哪些借物喻人的例子?

  (老师让学生分小组交流后,学生纷纷畅所欲言,学习活跃而高效。)

  【经验提炼】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在深度解读中“横看成岭侧成峰”

  教师要成为阅读的引领者,关注全体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领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产生强烈的探究内驱力,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阅读的创造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

  1.精心设计随堂练习。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读练结合是有效的策略之一。读前复习巧铺垫,读中讲练相穿插,读后拓展重巩固。教师通过设计随堂训练,准确把握练习的时机,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学习过程,深入体验文本内涵与情感,从根本上解决阅读的肤浅与冷漠症状,还便于及时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精心培养问题意识。深度学习主张学习者培养质疑能力、推断能力、洞察能力和反省能力等批判性思维。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另一方面要努力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提出新的问题。

  核心要义之三:着眼整体适度收放,引向深度拓展

  【要义解读】情智交融深度高效的语文课堂强调课堂学习呈开放态势,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关注学生整体、课堂整体,做到引而有序、悟而有助、扶放有度,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深度拓展迁移中不断发展。

  【课例研磨】笔者曾在无锡市优质课比赛中执教《咏华山》一课,荣获了一等奖。教学中,笔者通过大胆放手精心取舍,实施了弹性板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入情入境充分感悟诗意,领悟学法,丰富了语言积累,又把学习由课内引向了课外,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板块一:复习导入,引入情境。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出一座高高的“华山”,在山顶上板贴寇准和先生图。教师让学生复习认读文中生字新词,并用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块二:诗文结合,感悟诗意。教师先让学生边读边找,这是一座怎样的华山?具体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指导,让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引导对照读悟背诵积累。

  板块三:积累拓展, 学法迁移。在感悟“好诗”后,揭示文体,领悟学法。笔者适时引入自创的一年级学生必背古诗《咏柳》的文包诗,让学生运用诗文对照的学法进行拓展学习,并诵读积累,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拓展学古诗。

  【经验提炼】从封闭到开放,让学生在探究阅读中“大珠小珠落玉盘”。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自觉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教材,既尊重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预设时就能考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为教材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生命的发展提供多个平台。

  首先,教师要找准点。语文课上,文路決定学路,学路决定教路,教师要努力打通这三者的联系,寻找“作者心、教者心、学生心”之间的情感点,锁定知识学习点、能力训练点、情感契合点,狠抓“调动点、制高点、增长点、延伸点”。 通过适时、适度、适切的读练结合,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其次,教师须舍得放。教学预设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否能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板块的弹性预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个性尝试、拓展开发,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积极创设条件,提供足够的动力与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提炼出了五个方面情智交融深度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操作要点,即:向文本更深处解读,向目标更高处引领,向氛围更浓处渲染,向思维更深处建构,向情智更融处升华。当然,构建情智交融深度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语文课堂向语文课程有效延伸,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更有系统地探索。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