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初中语文课堂分组讨论的组织策略

更新时间:2015-12-29浏览:评论: 条

  杜东鸿

  (武山县东顺初级中学,甘肃 武山 74130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分组讨论;组织策略

  语文课堂上,精心组织学生的分组讨论,能够让高效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预习、展示、反馈”的环节、“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落实,是很值得探索和推广的教学手段。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的分组讨论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悟。

  一、备课时清晰地梳理教学重点

  课堂讨论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准备的,教师必须有预设、预测、和掌控预案。针对学情,对教学的内容、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梳理:

  (一)哪些内容可以自学,不需讨论?这些地方只检查了解即可。如,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主要事件、作者简介等。

  (二)哪些内容通过讨论,可以实现互助达标?针对那些部分学生能掌握、部分学生掌握可能有困难教学目标,要预设恰当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这部分,常是教学重点所在,也是课堂讨论最重要的一部分。备课中,必须进行周密规划,预设问题要突出重点,安排充分的讨论时间。如,人物性格特点的认识、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及作用、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等等。

  (三)难点目标如何帮助、引导学生达标?一堂课的教学难点在哪里,备课过程中要明确,在预设课堂讨论时,考虑好以什么样的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一个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事先将它分解成一系列层递渐进的小问题,以备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出现思路阻滞时适时地引导。这主要针对那些综合性强、内涵丰富、层次较多的问题。例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中,可安排这样一个讨论问题: 文章是如何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来表现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情感的?这个问题较复杂,讨论中可能卡壳,因此预设几个分解性问题:

  1.什么是“先抑后扬”?文中属于“抑”和“扬”的各是哪些事?

  2.作者写“抑”,是要表达对长妈妈的不满吗?为什么?

  3.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 4.长妈妈买来了《山海经》,“我”有什么反应?

  5.“我”久 藏“宝书”,表现出“我”对长妈妈怎样的情感?

  (四)如何引导学生在合理的方向自主发现、设计新问题?课堂讨论的问题,不能仅限于教师所提的有限的问题。要使课堂的容量增加、学生的自主地位真正确立,必须发掘学生自身的学习资源,让他们把各自在学习中发现的疑问、根据感悟设计的一些新问题摆出来,供小组或全班同学讨论探究,创造“生命的狂欢”、“知识的超市”,备课时要高度重视这一点。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做好提示、启发、鼓励以及思考方向的引导和课堂管控等方面的应对预案。

  二、安排充分的课前预习

  预习是课堂的基础和前奏。安排预习时,老师的具体要求,只作为学生自学程度的下限;明确要求学生在预习自学时,记下遇到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带着问题上课堂。

  三、讨论小组的形成

  自由组合是讨论小组形成的基础;教师适当干预,解决差生分配、核心人物确定等问题,使人员搭配科学合理,便于讨论的顺利进行;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短时间的变化和流动,比如:对别组讨论的话题更感兴趣时、一些问题在本组内得不到满意答案时、希望能借鉴一下别组的想法时。这样更有利于课堂的交流与互动,调动学生的急性和主动性。

  四、课堂讨论的几种形式

  (一)定向式——训练基本方法 教师确定讨论的目标问题,指导学生讨论,目的是训练学生课堂讨论的基本意识与方法,明确课堂讨论的基本要领:积极思考,时间意识要强,组内发言要积极,别人发言要倾听,归纳总结共识,保存独到见解,及时展示讨论的成果。

  (二)选择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从各个不同层面或角度,确定几个讨论目标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讨论问题,相同选择的同学可以坐在一起讨论共同的问题。这样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课堂的层面更加丰富多彩。

  (三)自由式——鼓励探究发现 教师不提问,由学生将课前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随机想到的和设计的问题提出来,供小组讨论。如果把上课比作打猎,老师先抛出一只或几只猎物,再组织学生去围捕,其结果是可预见的、有限的;若组织大家在野外分头寻找̖、发现猎物,并进行合作围捕,其收获一定丰富多样,常有意外获得。

  (四)争鸣式——发展个性创新 鼓励不同意见,提倡辩论争鸣。可以在小组内部,更可以在全班展开。

  五、讨论结果展示及教师的评价总结

  每节讨论课,都要进行讨论成果展示,这是借助学生的展示欲,激励其参与探索讨论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既包括对教师提出的固定目标的讨论结果,更要展示学生自行发现的问题及其讨论结果。各组的发言任务要责任到人,发言机会要基本均等。

  讨论课结束,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成败得失及时地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作业的形式,将课堂讨论延伸到课后。整理好课堂记录,写好教后记,作为后续改进的基础。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