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浅谈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

更新时间:2017-02-23浏览:评论: 条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实验学校 李忠毅 

  关键词: 家庭 学校 教育 培养

  笔者从事基层教育已有二十几年了,且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常务工作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棘手问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常常需要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间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在教育实践中,我深深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当代家校共建中的重要作用。

  当代教育,家校共建已经成为引领教育的新潮流。作为家长,应该进行怎样的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以推动家校共建教育向前良性发展呢?下面,笔者从自身的家庭教育出发,就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帮助和补充问题,谈一点浅见。

  一、坚持不懈的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多数家庭为一孩家庭,他们不愁吃喝,但缺失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知道,在众多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卫生习惯的养成最容易培养,但却又是极易被忽略的。如勤洗手洗脸都是容易做到,可是,当我们带着学生在户外活动时,却把这种培养抛掷脑后。又如:孩子对遗弃在路边的矿泉水瓶、广场上洒落的一片废纸团熟视无睹,甚至连家长自己会不经意的随意乱丢垃圾,殊不知这些不良习惯却阻滞和破坏了你辛苦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致使学生在校对学校的卫生教育置若罔闻,随意乱丢垃圾,更有甚者,连自己的座位下面也是垃圾成堆。使学校在卫生教育上破费力气。

  常言道:“捡起一片废纸,净化一个心灵”。一个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作为学生的家长,遇到路边被遗弃的矿泉水瓶,我会弯腰捡起,丢进垃圾桶,也鼓励学生去捡,并灌输这种卫生习惯对社会,对他人的益处,至少可以养眼。长期坚持,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便自觉养成。这样,学生在校,不但不会乱丢垃圾,还会关注课室的清洁程度,也会使自己的学习环境赏心悦目。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学校在实施卫生教育时,势必会事半功倍。家庭教育中的“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对学校教育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

  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待人处事的个性。

  学校教育绝对不是只教会学生学习的教育,而是教会学生首先学会做人的教育,即思想道德的教育。孩子道德的发展源泉在于母亲的情感和内心的激情。而学会待人处事,对学生品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技巧。作为学校集体中的一员,必须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借鉴别人的优秀品德,塑造自我。为此,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待人处事的个性。朱德在回忆母亲写到“仁慈宽厚,诚恳待人,”影响着共和国元帅的一生。可见,母亲的行为,情感有意或无意地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那么,作为家长,除了母亲的影响外,家庭必须要保持和谐的氛围,才更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朝着正确地方向发展。大家都知道,生活在狼群中的狼孩改不掉暴罹的习气,而生活在不和谐的家庭中,学生多有性格偏激或怪癖。

  笔者在2010年带初三(2)班时,有一名姓谢的学生,性格怪癖,暴力倾向特别明显,旷课迟到,打架斗殴如家常便饭。家访后得知:父亲在外打工,偶尔回家,教育学生以打为主要方式,而母亲也总是骂骂咧咧,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偏向暴力的性格。轻者与父母对吵顶撞,重者与父亲兵戎相见。再加上家庭气氛缺少和谐,养成了不良的道德品质。可见,和谐的家庭气氛及母亲的宽厚仁慈是学生思想道德向着积极方向发展的土壤。由鉴于此,笔者在教育学生时严厉而不暴躁,事后由孩子的母亲说服并安慰,用她那宽厚的胸怀和内心的激情去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达到了教育的积极效果。使孩子在学校也会宽于待人,与同学和谐相处,思想道德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所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事的个性,可以促进孩子良性发展。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无论是在学习上,或是在工作上都能从容面对,并带动周围的人们积极向上,充满着正能量。对学校教育客观上起着推进作用。

  三、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即分内应该做的事。责任有大有小。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在学校最基本的责任应该是学习、卫生、劳动和体育锻炼等,而学习当然是最重要的责任。试想,如果一个在校学生,没有学习的责任感,上课必然无心听讲,课后不会主动地完成作业,更不会主动地预习新课,那怎么会完成学习任务呢?这也是当前我们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可是,我们作为家长,有没有反省一下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在家庭中的责任呢?

  那么,学生在家庭中应该具备哪些责任呢?作为家长,我们又该怎样培养呢?简单地说,学生在家庭中的责任无非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其能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而已。学生在家庭中有天然的生活环境,有培养责任心的连续性和失效性。而学生有天然的童心,玩起来会忘掉一切,再加上有老人的宠爱,几乎不让他们做任何家务,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养成不负责任的心态。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家做一些必要的家务。

  例如,在培养我自己孩子责任心方面,从我的孩子5岁时就开始着手。间或性的洗碗,尽管不是很干净,甚至有时打坏饭碗。没关系,收拾好自己再重新洗过,起码使他知道做事要小心,尽量做好。所以,到现在,孩子在家里能做些诸如洗碗、扫地,洗自己的内衣等家务活。此外,还要经常灌输独立意识和赡养父母的义务,他的学习,做家务的技能都是他以后生存的宝贵资源,大学毕业以后就要自立了,父母不可能永远给他提供生活费用等等。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具备了一定的责任心。在家庭里有了责任心,回到学校,就自然有一种学习的责任,锻炼身体的责任,劳动搞卫生的责任等等。使学生在校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起码不会出现厌学的心理倾向。

  可见,家庭责任心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校教育取得更积极的效果,如果每位学生都有一颗责任心,就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会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汲取更有用的知识。也进一步使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四、要持续地培养学生有吃苦耐劳和坚毅不拔的精神。

  “吃苦精神”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吃苦耐劳和坚毅不拔的精神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俗话说: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固然有封建科举制度的遗留落后意识形态,但也折射出要想成功地做好一件事,没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没有吃苦耐劳和坚毅不拔的精神,谈何成功?我们提倡:“我快乐、我学习”。究其实质,是因为我学习有所获,所以我快乐。但要有所获,除了学习方法外,一定的吃苦学习,坚毅不拔的学习,才是学有所获的物质保障。伟大的“长征”精神,史无前例的浓缩了“吃苦精神”和坚毅不拔的精神,甚至无私的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去,成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作为青少年学生,缺少吃苦精神和坚毅不拔的精神,那么,他在学校,必然会有工作拈轻怕重,学习想不劳而获,劳动依靠别人完成等不良现象。这就严重影响了学校、班主任及教师的教育效果,更为严重的是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失去了生存法则和坐标,不要说为社会做有益的贡献了。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我是如何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呢?仅举两个简单的实例。我的孩子在五、六岁时,带他爬西塔山,穿过没有足迹的杂草地和树林,见到与别人不同的景色;五年级时,从县城徒步到平陵镇,一路上车多太阳毒,好不容易不步行到塔牌水泥厂附近,遥望目的地就在眼前,可向前行进时,又是那么的遥远。我们就鼓励孩子:目标在前,坚持一下,离目标近了,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虽然累得精疲力竭,但事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经历成了他宝贵的财富。在写“父母的爱”这篇文章时,得到了语文老师的极高评价,超出了同龄儿童对爱的理解。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有吃苦耐劳和坚毅不拔的精神对学生在学校的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持续地培养孩子有吃苦耐劳和坚毅不拔的精神。我们不要求孩子去体验饥寒交迫,但要让他经历一定的吃苦耐劳活动,在坚韧的毅力支持下,体会到成功地的喜悦。这就为学校的教育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所决定。如果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在以上四个方面有所行动,并坚持下去,为学校的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源,我们所共同关注的学校教育必将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

  参考文献:

  息中平,陈东升.中国教育两难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134

  唐其慈. 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 比较教育研究, 1982(4):41-46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