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17-06-15浏览:评论: 条

  马喜良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既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当前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成绩差,更谈不上具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寻求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兴趣;语感;积累

  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文化环境较差,家长文化水平很低,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课本上的识记、阅读、背诵等文言文教学任务都很难完成,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自然低下。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求知、探索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必须注重从激发兴趣入手。教师要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这是提高文言文课堂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

  1.精心设计课堂导语

  著名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所以,在教学时应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设计各具特色的精彩导语,在教学一开始就进入角色,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文言文教学尤其应当重视课堂导入。

  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等,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温故知新——《(论语)十则》、刮目相看——《孙权劝学》、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文章不同,其内容各异,文学特点各异,教师必须因“文”施教,采用灵活教法。只有不断变换教法,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才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如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上“病人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人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必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學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短。因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敢于大胆创新,在教学“新”“活”方面多下功夫,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兴趣全部挖掘出来。

  二、注重诵读,训练学生语感

  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新课标也将诵读放在突出的地位,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还可以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诵读的要求

  诵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熟读能诵,才能增强语感,理解文章内容。教师要肯花费时间和精力,加强诵读的方法指导。诵读应有明确的要求:第一步,读准字音,读清字音;第二步,粗知大意,掌握思路;第三步,读出语气、语势;第四步,体味情感,感悟情境。诵读方式灵活多变,范读自读相结合,齐读和个读相结合,讲前读和讲后读相结合,朗读和背诵相结合。把诵读落到实处,就能事半功倍,更快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欣赏水平,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2.加强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合作学习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文言文教学不同于现代文教学,学生必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才能分析、感悟和欣赏课文,这势必需要更多的课时量才能完成。文言文教学往往把一课时完成的内容上成两课时,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当前课文的注释比较详细,学生结合注释或通过合作学习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师应充分利用注释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文言字词类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对难理解的、重点的字词句仔细讲解分析,学生能理解的只需要稍作点拨即可。这样,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针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既能让学生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3.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不要“满堂灌”,教师一个人在那里讲,学生听得稀里糊涂,要把课堂还原给学生。文言文教学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后解决问题。教师应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识到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传承古代文明,为创造新的文明打下基础。初中语文教材选入的文言文篇目都是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文质兼美。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视文学欣赏,让学生想象文中之景,感受景中之情,感悟情中之道,接受审美教育。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起来,文言文教学课堂才有生机和活力,学生才能享受文言文作品的精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4.重视积累,拓展迁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文言文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和翻译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能加以运用。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适当向课外迁移延伸。主要从文言文知识和思想方面迁移,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延伸,与课文内容、主题相近或相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课外文言文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另外,文言文词义也可以与现代汉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进行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训练,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要善于探讨、总结、改进,鼓励学生去体会学习文言文的妙处,去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亲近文本,诵读感悟,学以致用,学生才能在文言文学习上收获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旈毓.中学语文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