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与使命

更新时间:2017-07-03浏览:评论: 条

  广西岑溪市岑溪中学  陈琦展

  【关键词】文化自觉 文化使命 语文教师 文化代理人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1]p6用费先生自己所说的一句话来对“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p2

  文化自觉不仅是对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自我判断和自我创造,而且需要正确处理好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接纳多元文化并能和平共处、对话沟通、取长补短、共存共荣,使主体性的人获得健康而长期的发展。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造就人性,培育新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以其所领悟与感受到的文化中的智慧与力量去启迪学习者的心智。具有文化自觉的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就在于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对文化在解决现实社会人生方面所发挥作用的充分认识,并能以此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更好的生存与成长。在新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化自觉”与使命?

  一、自觉了解世界多种多样文化的特色和发展趋向,自觉地维护文化有生命力的历史和传统。

  应该承认,当今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很难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不少语文教师学养贫弱、浮躁肤浅,从而造成了他们在新课程中的难作为或不作为。教育,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传递文化遗产等教育目的的实现,全都要依赖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丰富的文化心灵、进步的文化精神、纯净的文化气质,机敏的文化智慧,精致的文化细节等。

  “文化自觉”要求语文教师不光要“自觉”地了解中本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也要“自觉”地了解世界多种多样的文化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主动自觉地维护这些文化有生命力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同时也增加自己文化素养的高度、厚度和广度,这是“文化自觉”的第一层含义。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时会一种迷茫,比如如李密的《陈情表》更可说是中国“孝文化”的典章。在教学《陈情表》时,学生却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里边的“孝”道。这时候,教师不光要自觉地了解并向学生解释清楚“孝”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了解它反映了汉魏隋唐时期,“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由事亲的人伦家庭的孝向事君的政治化的“忠”转变。也应联系西方国家对“孝”的理解,将二者加以比较:西方注重理性和法制,政府或统治者不会过多关注“孝道”,中国人“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对他们不产生影响;西方人重视自己精神的独立,更愿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孝”中的“孝廉”也不会对入职者产生影响。这样一联系比较,学生自然就深刻理解了《陈情表》透射出来的“孝道”千百年来更为世人所景仰,所追崇的意义了。从而更深入了解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千百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并且自觉地维护这种文化传统。

  二、自觉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具备“自我更新”的文化自觉能力。

  “文化自觉”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有“自知之明”,经常自我反思。中华文化向来不乏自省精神:“改过不吝”(《尚书》)、“君子以反身修德”(《易》)、“自胜者强”(《老子》)、“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曾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这些形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内家功法,都强调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慎言、慎行、慎独的实践来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就像孔子那样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以至于做事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种文化精神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勇敢地面对教育、教学和自我,思考教育、教学和自我所存在的一切问题。在新课改的的现实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做足适应改革的心理准备。

  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总结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保持教师个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具有一种“文化自觉”的能力,不仅自觉检视自身文化,还要有对社会文化的关注与批评的意识和能力,这些都构成了语文教师文化的一部分。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自我更新”的文化自觉能力。这是一种教师自身进行文化理解、文化批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自觉”的特殊文化活动方式。“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史新的目的。”[4]p267

  所以,要适应课程的新发展,语文教师应该苦练“内功”,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要促使自己形成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优化内在专业结构,逐步走上“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道路,使他们在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中,在终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三、语文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文化自觉的角色。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文化自觉的要求下,语文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周德祯在《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一书中提到:“站在21世纪的起点位置来看,文化显然是既统整而又多元不统整的……在一个非统整性文化的社会,教育又该如何?要解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教育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另一是了解不同族群及不同阶层对教育的观点和需求,以发展合适的教育模式。”[3]p250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其角色及表现的变化应使得语文教师呈现出更加鲜明与独特的文化。

  首先,教师是“代”者,由语文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及阅历的优势,对某些精英的或是大众的文化教师总是先于学生进行文化理解,所谓“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在文化不断更生交替之际,语文教师的“文化代理人”角色应定位为:准确掌握新旧文化的变化———据此来进行文化理解与文化传递。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培养民主的、合作的、开放的文化,并不是说新课程要求的,语文教师才必须去做,这是基于一个文化背景与语文教师的角色属性来定的。

  其次,语文教师作为“理”者。在众多文化影响因素中,除了教材等主流意识形态媒介对教师的文化作用以外,校园文化、学生亚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对语文教师文化的影响同样重要。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语文教师要时时思应该向学生传递些什么、能够向学生传递一些什么、实际上又向学生传递了一些什么等。万物都是矛盾的万物,文化亦是矛盾的文化。语文教师文化重建面临的真正考验不仅仅在于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很好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当面对多元文化的世界时,语文教师对于某些文化中矛盾的双方面,该如何去“理”,如何进行文化选择与批评。

  还以《陈情表》为例。教师教师既要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文化闪着人性光辉,也应见识到西方的养老制度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口老龄化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养老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形势下,中西两种孝文化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往往与语文教师的实践智慧与个人文化修养密切相关。所以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自身的文化积淀、文化批评,具备文化自觉、文化知觉、文化理解、文化批评的能力。

  语文学科是主观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文化的独特个性较其他学科的教师文化更为突出。文化自觉不仅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些的新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语文教师新的使命,促使我们重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文化代理人”的位置上,成为文化自觉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追求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之根,树立多元文化认同意识,在扬弃中创新。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02).

  [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3]周德祯.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M].五南图书版公司,1999.

  [4]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社,2001.

  [5]徐书业.文化自觉———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