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新时间:2018-01-15浏览:评论: 条

  马玲玲

  【关键词】 氧化还原;复习教学;认知规律

  近日我有幸参加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组织的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荣获一等奖。通过此次磨炼,我感触颇深,收获颇丰。我参赛的课题《氧化还原反应》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本文就准备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做了整理,以期能对广大一线化学教师,尤其是青年化学教师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有所启发。

  本节课为一轮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有的知识点已经遗忘,有的虽然还记得,但还不够深入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过度拔高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反而会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从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我采用了“一课二线”的方法对本节课进行了设计,二线是指以教学过程设计为主线,以实验设计为辅线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教学过程设计为主线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内容几乎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如电化学、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等部分都蕴含了相当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中之重,而且本部分的复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关系重大。

  作为高三一轮的理论复习课,教学设计的方法有很多,如本次教学活动中如东教研室丛高老师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知识进行整合作为教学主线,又如苏州第三中学曹黎老师将净水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巧妙联系作为教学主线。与他们相比,一开始我的设计比较简单,我的想法是既然是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那就有必要重点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力求体现一节课的完整性。因此在第一次试讲课中,我将“基于双线桥、单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设计成考点一,利用了近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解,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本质、表示电子转移的方法等,然后通过一组习题加以训练巩固。通过对近五年的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的分析发现,一定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亦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于是我设计的考点二就是“一定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并通过对相关题组的训练,让学生归纳出书写一定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思路,再结合高考真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该知识点。课后听课老师反馈的共同意见是,课上得太常规,无亮点,缺少新意,教学主线设计不够合理。

  目前的新高考改革,明确了化学学科在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要更加突出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我们教师仅仅希望学生只是会做高考题吗?学生能力的提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体现?所以在其他老师的启发下,我将考点改成任务,教学设计的主线改为任务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任务2——定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任务3——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一条明确的教学主线就产生了。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复习是为一定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打基础的,一定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它,我强调了情境的引入,通过实验事实或生活中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氧化还原反应无处不在,让学生自然地去发现这些氧化还原反应的真实存在,进一步体会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和思路。如“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使用就是一个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境,学生通过情境不仅学会了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还积累了生活经验,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实用性。“里约奥运会游泳池一夜蓝变绿”的新闻学生可能关注过,但不一定会深究其中原因,把它作为一个情境,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当它与氧化还原反应联系在一起,学生找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一个普通的消毒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可能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或安全隐患!所以说掌握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对专业人员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同时它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任务三只是简要地阐述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的转化,二是能量的获取。在物质的转化中,我给出了铝合金窗的图片,很好地将氧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联系起来,因为活泼金属的冶炼一般采用电解的方法,所以与电化学产生了联系;在能量的获取上,我给出了中秋之夜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顺利踏上太空之旅的图片,其中推动它顺利升空的巨大能量来自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这又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热化学方程式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步步推进,课堂教学有了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二、以实验设计为辅线

  化学实验是新授课教学中必备的教学手段,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探究能力,提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但在高三复习课中,尤其是原理知识复习课中,現实情况是实验基本销声匿迹,学生只有通过题目的训练来提高实验题的得分率。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无可取代的,它对学生的吸引更是充满魔力的,所以说即使是高三化学复习课,进行适当的实验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原理知识的理解。鉴于这样的思考,我把实验设计成一条教学辅线,并贯穿在教学过程设计之中,为整个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在第一次试讲课中,我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在一张白纸上,用淀粉碘化钾溶液写下“Cl2+2KI=I2+2KCl”的方程式,将新制的氯水装入小喷壶进行了喷洒,显现出了蓝色的字,这样以小魔术的形式作为课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在复习完基本概念后,我又在这张纸上继续喷氯水,学生发现字褪色了,根据这一实验现象,我设计了两个问题:①同学们猜测字褪色的可能原因是什么?②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测?这两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交流与讨论。接着我再通过继续向纸上喷碘水使字变蓝,喷淀粉溶液不显色,证明了碘单质进一步被氯气氧化,这个反应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自然引出了一定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通过试讲,我觉得这个带有一定趣味性的演示实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而且还起到过渡前后知识的作用,所以想继续保留,但又觉得仅安排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显得较为单薄,所以在前面基础上我作了一些调整。我的第一个调整是将白纸上书写的方程式改写成了“从海水中提取碘”的字样,这样不仅能进行实验演示,还能让学生复习回顾“从海水中提取碘”的工业生产原理。在给小魔术解密的时候,我增加了一个问题——还可以往白纸上喷什么溶液也可以让字显现出来呢?学生很快就会联想到很多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氯化铁溶液等,这些也是考题中常见的氧化剂,在我继续喷了氯水,对字又褪色了的原理解释完后,又增加了一个问题——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也可以让字褪色呢?学生稍加思考想到加还原剂将碘还原也可以让字褪色,如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等,接着我将这些溶液继续往白纸上喷,褪色现象非常明显。我想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让学生学会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这样的变色实验,不是更直观,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吗?所以我的第二个调整就是安排了学生的分组实验。在设计学生的分组实验上,我采用了微型化实验的设计,并有两个创新的地方。一是我在网上购买了5mL规格的眼药水瓶和两孔点滴板供学生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药品,携带方便,二十几组的实验仪器装在一个大水槽中就可以带走,还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二是不同的学习小组配备了不同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又能使实验尽可能全面,还节省了实验及书写方程式的时间。我的第三个调整是在课的最后设置了一个“碘钟反应”。前面的变色反应如果理解成手动的变色,那么“碘钟反应”就是利用氧化還原反应原理进行的自动化变色。因为“碘钟反应”对试剂的要求比较高,最好现配现用,同时也担心现场万一实验失败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就将自己亲手做的“碘钟反应”实验拍成视频加以播放,从学生观看视频的反应来看,起到了应有的效果。同时我又把“碘钟反应”作为我布置作业的素材,可谓一举两得。经过了这三方面的调整,相关的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为整个教学增色许多。这样一主一辅两条线的设计方案为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高三一轮复习课,教学起点不能太高,难度不能太大,应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适当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遵循这样的原则,本节课作了一些尝试,可以说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本节课的亮点是实验设计的辅线,以小魔术的手动变色、褪色再到“碘钟反应”中的自动化变色贯穿教学,同时还安排了学生分组实验,微型化的实验设计不仅节约了药品,而且丝毫不影响实验效果,又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虽然本节课取得了省优质课一等奖,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同行能批评指正!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