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基于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更新时间:2018-03-13浏览:评论: 条

  何晓枫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 广西 梧州 546700)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意识;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引言:

  目前,国内教育部正要求培养学生的长效能力,也就是说当下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体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语文教师认为如若让学生以主体意识参与学习和课堂活动,整个课堂就会处在相对混乱的状态中。因此为了稳定住学生在高三阶段的成绩,多数语文教师就会使用严格监管的教学方式,约束课堂中学生主体思维的释放。但这与长远发展的教育目标明显是相悖的,因此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号召,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具备实际的研究价值。

  一、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概念简述

  主体性意识是人思维层面上的概念内容,其并不仅仅指一种主观的思想形态,主体性意识实际上包含多层含义。简单而言,一个学生若要拥有完善的主体性意识,首先他的思维就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具有自主思考,自主探论的能力。其次,学生的思维应该具有支配自身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必须要能够自己说服自己。也就是通俗所讲的有主见,行为可以在思维的帮助下得以实现。再次就是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主观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光有思维是不全面的,只能够对他人的思维进行理解或给予意见也是不完善的,学生只有在自己有思想、依靠自主思想支配自身,以及能够在自主思维中创造出新思维产物。那么我们才能说这个学生是具有主体性意识的。从主体性意识的概念上看,这种思维的成型和表现都是比较复杂的,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自身作为主体简单思考一下,实际上多数人都能够拥有主体性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其实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能。

  二、简要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意识培养误区

  (一)学生并非真正主导课堂

  教育部所要求改良的“学生主位”教育方针实际上已经下达了一段时间,而多数高中院校也开始渐渐的配合这一政策,要求语文教师从课堂结构中退出主位位置。但实际上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多数语文教师仍然不放心让学生主导课堂,因此其仅仅只是将部分的课堂结构交与学生,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而多数的教育教学工作仍然是由教师负责,要求学生以教师的思路为主,不注重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二)过于重视更新教学方式,不注重质量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就会使用多媒体、PPT等教学辅助用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但是多数教师并非计算机专业,无论是制作PPT还是创作短篇动画,他们的技术水平能够呈现出的教具质量都是比较模糊,效果也不尽人意的。就比如有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时,会以动画的形态为学生呈现出古诗的语境,引导学生自主探寻古诗的内在含义。但粗陋的画面、错误的光影不但无法达到辅助意识培养的作用,还会影响学生对于该篇古诗的直观印象,因此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建立有效且可用的主体性意识。

  三、基于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分析

  (一)开展探究教学——以学生为核心

  首先,教师一定要端正自身在开展语文教学方面的态度,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不是片面的教学要求,而是为了学生的长效语文能力所必须做出的教学改动。其次,教师应该将原有的“教授型课堂”、“灌输型课堂”加以改良,例如更替为“探究型课堂”。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都是以读课文、解析课文、深入讲解语文技巧作为主要流程的。而当教学方式被改良为探究型时,整体就成为了学生读课文、学生找寻问题、学生理解技巧等自主学习形态。而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研讨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置身事外”,对学生的研究状态和研究方向做出实时的纠正指导。但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一旦教学内容中出现难度较高的内容,仍然需要教师首先为学生进行讲解,然后再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由学生。从这一点中我们便能看出,基于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最终要的就是教师需要认可学生的主体能力,认同学生的自学意识。同时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千万要记得培养主体性意识不代表“不管理、不教学”,只有拿捏好教学优化的尺度,才能在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过程中,也能高度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给予学生时间——在课堂中留白

  从理论上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虽然可以依靠教师让出课堂主位来达成。但这种改良思路是针对于主动性较高的学生而言的,因此教师占据核心地位妨碍了学生自主思路的发挥,所以当教师解除课堂主导地位时,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我们不能否认,在高中教学环境中,就是有一些学生的天性就是很被动的,相比于自主思考,他们已经养成了跟随教师思路的习惯。对此教师便需要给予这些学生时间,也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量的抛出思绪,再留白,引导这些学生参与到主动思考的范围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课程前先为学生留好预习作业,先让学生在教师给出的思路下简单的进行自主学习。而后再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出探讨的时间,但要保证探讨任务的设定与预习作业的内容是有关联的。当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后能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时,学生的主动性思维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时,这些天性比较被动的学生就会更加适应自主学习的思维模式,从而在课堂中养成完善的主体性意识。

  (三)更新制作手段——充分活跃课堂

  上文中提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所用的教学辅助工具质量不高的问题,这里将针对此进行优化研究。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围城》等课文都会细致的描写一些景色。因此当学生能够高质量的学习这类课文中的写景手法时,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得到充分的提升。但写景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学生必须要有空间思维。只有当学生有了空间思维,学生才能读懂,才能写的出宏观的景色特征。其次教师便需要选择能够培养出学生空间思维的工具,而动画制作工具和PPT就是一种比较容易应用的工具。教师可以在课前按照课文中写景的逻辑顺序制作一些简单的围廊动画,重点不在于画面有多精美,而是要利用动画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思路。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更加清晰的状态下精化自身的主体性意识,减少因无法理解而减缓的自学效率。

  (四)提升课堂趣味——提升教学的有效度

  课堂氛围对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也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例如当教师微笑示人开展教学调节活动时,学生无论是在听讲还是参与教学活动便都能以一个相对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于是相应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便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一旦教师的教学态度十分严肃甚至有些发怒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围绕在感受教师情绪的层面上,输送到自学或学习部分中的精力便也会随之缩减。而能够反应课堂氛围的元素也不仅限在教师的面部表情上,有时课堂的趣味性也会对课堂氛围造成或增强或减弱的影响。就比如当教师所编排的课文预习任务比较古板,只是单纯的要求学生读课文默写课文时,学生就自然不会对该堂课产生较多的学习积极性。而当教师能够使用设问或课堂活动等形式要求学生参与到课堂问题的讨论中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被充分调动。且课堂活动的趣味性越高,学生开发自身主体性意识的活跃度就越强。

  (五)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培养主体性意识

  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中,他们的每一次学习,都是在积累未来的竞争力。在这期间,他们的心态和心理都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时,就应该先利用夸赞和奖赏等手段,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但在夸赞之前教师需要明确,高三学生的心智和判断能力已经基本成熟。教师若要实现有价值的夸赞,就必须要将赞赏建立在学生有“价值产出”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发掘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潜力,充分考量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优势,在提问和教学活动中为这些学生提供清晰的人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挖掘能力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这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爱护学生。

  结语:

  综上,文章首先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剖析,而后又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为主,对基于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充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教师一定要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肯积极改良教学方法、教学辅助用具。这样才能有效果的培养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参考文献:

  [1]石晓婷.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西部皮革,2016,38(16):267-267.

  [2]高原.学生主体性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2):136-137.

  [3]茅利平.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79-179.

  作者简介:

  何晓枫,1982年3月,女,汉族,广西平南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单位: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邮编:546700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