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让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浓起来

更新时间:2018-03-21浏览:评论: 条

  浙江省嵊州市浦口中学 黄成磊

  【关键词】: 语文味 淡化 浓起来

  【正文】: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一理念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但要与学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却非易事,多年来初中语文教学大多走在“语文味”的边缘。

  主要表现有:

  1、升学考试下的“语文味”

  升学考试制度尽管有种种缺点,但对目前来说还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很多学校,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团团转。有这样的现象:何为“名师”、“优秀教师”?那就是对考试大纲吃得最透彻的,对应试技巧把握得最到位的,由此所教的学生取得了高分的教师。何为优秀学生?分最高的学生。可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考分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不在“语文味”了。教师的教大多为“灌输式”,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然后对笔记死记硬背,再加上题海战术。使语文的教学与学习,完全是一种机械化、模式化,从而导致“语文味”的淡化。

  2、综合性学习下的“语文味”

  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有失偏颇。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承载了很多东西,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大有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的趋势。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时,却发现唯一没有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时却花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地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语文课“肥人田”而“荒己园”,必然导致“语文味”的淡化。

  3、多媒体下的“语文味”

  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 “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笔者认为多媒体得慎用,不然会导致“语文味”的淡化。

  有些文章是适合用的,如《安塞腰鼓》一文,因为学生对安塞的腰鼓完全不知,运用多媒体可带领学生较早的进入文本。而像《桃花源记》等文章,笔者认为不必要。桃花源本身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一个地方,完全可让学生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桃花源不是更好么?

  怎样在新课标下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淡化的“语文味”浓起来呢?这里我们有必要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说起。

  语文课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门课程,但是它与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其他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其他课程是根据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特定的方面、一个特定的领域来划分课程的范围的,我们主要学习这些课程“所传播的信息”。而语文不是从人类文化中划分出来的一个方面、一个领域,语文是人类文化所有方面、所有领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背景”,我们除了学习课程“所传播的信息”外,更主要的是学习“如何传播信息”。

  所以笔者认为“语文味”就是要守住反映语文本色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色是什么?显然主要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所传播的信息”,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如何传播信息”。语文主要要学的就是这个“如何传播信息”,其次才是 “所传播的信息”。“语文味”就是要突出“如何传播信息”这个味,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所特有的教学目的。具体做法有:

  一、备课中首先确定教学内容,其次确定教学方法

  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根据课文“如何传播信息”确定教学内容。即:这一堂语文课,或这一个教学单元,我们要“教什么”。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如我们教数学课,我们教什么,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而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一个在其他学科里老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己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的言语行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都包含其中。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并不是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对某一篇课文除了进行教学内容的挖掘,还有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的“定位”问题:它们有许多教学内容,那么在一个具体的教学点上,我们选用哪些教学内容呢?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不知道教什么”,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最大困扰。“不知道教了什么”,是语文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也曾指出:“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任课老师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常常连教参这么规定、考试这么出题这种极为勉强的理据都找不到。”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对所教的内容要有自觉的意识,自己要说得出自己的语文课堂在教什么。

  首先确定教学内容,其次确定教学方法,这是语文课备课所特有的现象,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浓起来。

  二、教学要抓住课文“如何传播信息”这个中心问题

  每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总是会根据教材的安排和个人的理解,确定一些教学内容,比如了解全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归纳文章要点、品评重要词句、探究文章难点、揣摩写作方法、感悟作者情感、交流阅读感受、积累经典词句等,包括必要的语法知识,这些内容的确定要紧紧围绕课文“如何传播信息”这个中心问题。

  如在学习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学的重点不是得出课文的主题:讽刺了统治者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能概括出课文的故事情节。因为这样的教学就和思想品德课没有多大区别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课文“如何传播信息”达到“讽刺了统治者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这样的目的,进而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效果。

  课文“如何传播信息”,这一点在其他学科是不需要作研究的,比如说数学课中我们要掌握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即文中“所传播的信息”,而不必去研究文中是用怎样的形式把全等三角形的定义、特点叙述清楚的,即文中“如何传播信息”。

  教学中抓住了课文“如何传播信息”这个中心问题,就会使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浓起来。

  三、教学要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媒介

  每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总是要采用一定的媒介,如音像、挂图、实验、活动等,在众多的媒介中,我们始终要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媒介,不然会导致学生在语言文字面前感受与领悟迟钝化。

  1、课堂中要有必要的字词教学

  尽管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不把写字、识字教学作为重点。但是阅读课文时,字词教学仍不可忽视。难认的字多念几遍,难写的字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还是要解释,该辨析的词还是要辨析。我们不是在培养语言学家,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那我们也就很难培养其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当然,这种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动态的、有机的训练,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纯技能的、肢解式的训练。

  2、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什么是品味语言?所谓品味语言就是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揣摩、辨析文章语言,弄懂并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它表了什么意,传了什么情;另一方面,揣摩辨析它是如何表意传情的,即学习语言运用之妙。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课文是语言的艺术,好文章往往一字字、一句句都需要反复咀嚼,深入品味,才能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正如宋代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意思是读书时,一定不要匆匆忙忙,不要只求速度,而是要细细品读,反复揣摩,推敲,琢磨书中的语言文字,这不是短时间的功夫,要通过潜心专注的研究,不断掂量玩索,鉴赏比较,才能真正理解读中内容,同时也能培养起审美情趣。在一篇好的文章或诗歌中,我们如果捕捉其中的一两个妙词,会提高整篇文章的理解及鉴赏水平,提高我们遣词造句的能力。

  例如:我在上《秋天》这一首诗时,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我适时地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学生纷纷以这句中的“幽”字为依据,认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我顺势追问:“伐木声,毕竟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你觉得用‘飘’合理吗?”这时学生心领神会: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视觉化,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使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了一幅清冷润泽的秋色图。学生通过比较品味,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而且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

  品味涵咏的功夫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篇篇字字品味,否则即陷于琐碎,难以把握文章整体。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进行作者思想感情的寻觅,从而获得对文章的心领神会。

  语文课需要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也只有语文课才需要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语文味”浓起来。

  3、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综合运用语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应该是语文课堂。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而不是教师把在备课中确定的教学内容原原本本灌输给学生。

  例如:我在上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一文时,先让学生仔细品读全文,然后找找文中有哪些地方使你感动?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然后模仿文中朴实的语言,动笔写写生活中一个使你感动的情节。

  听、说、读、写,我们尤其要重视“说”的运用。因为“听”,不管是语文课还是其他学科,运用都是比较多的。“读”在当前来说,已经走向了泛滥的极端,乃至于使学生丧失了静心思考的时间,我们需要给“读”“瘦身”。“写”应该是很有“语文味”的一种做法,只是比较费时间,课堂信息容量远不及“说”。“说”更能满足“有限的教学时空与无限的知识增长”的需要。

  四、要重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新课改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对文本的深刻解读。语文课堂上如果失去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没有了对于词语的敲打,便不可能激发出学生最为耀眼的智慧之光。

  我上鲁迅的名篇《孔乙己》时是这样切入主题的:“请同学们仔细读这一句:‘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说说从这一句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也很有趣,有的说从这一句中可以感受到孔乙己对于小伙计是重要的,也有的说这一句是强调文章的真实性的,还有的说是表现了孔乙己与掌柜的不同的。学生们的回答不着边际,我带领学生分析这个句子,让学生从这样一个普通的句子中学会多角度的分析方法,并且抓住一个“笑”字,为全文提纲挈领。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悲剧色彩,我着重让学生们寻找课文中写到笑的句子。围绕着这些句子,我和学生又一起分析了孔乙己到底笑了几声,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几声笑。这样看似平淡的问题,却不由自主地将学生们引入了对于不同笑的分析。细细品读这些句子,例如:“引起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两句看似相同却多出的一个“也”字如何理解?同样的“也”字出现在了“掌柜也每每这样问他”和“孩子也赶热闹”中,其中的意味又有什么?“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中”的“仍然”一词有着怎样的深意?就这样,通过对这些看似无意却处处蕴含深意的字词的锤炼,学生逐渐体味了孔乙己在笑声中的无限悲伤。

  重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还不能缺失教师的精致讲析。在解读《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时:“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请问:句中“左右”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学生都会回答“不能”,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时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作必要的讲析了。我是这样阐释的:“左右”表示约数,说明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掉,就成了刚好十天,与事实不符,也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尽管在我讲析之前,班上个别的或少数的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但面对全班同学,我认为还是有必要作这样一个讲析,这样讲析就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而是印象深刻地认识到说明文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的重要性了。

  时下,面对着充满着声光电的课堂,我们不能眼花缭乱,不能把它当成就是这个时代的潮流。不管怎么运用多媒体手段,都要重视对文本的深度解读,重视教师的精致讲析。

  除了上面所说的方法以外,还有很多使“语文味”浓起来的方法,比如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要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兴趣,要创设开放性课堂等,但是笔者认为那些做法缺少了学科针对性。有针对性的方法只能是适合于语文,而不适合于其他的课程,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捕捉到了语文教学的灵魂,从而带来高效率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0(6) :94-99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