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新课改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更新时间:2015-12-11浏览:评论: 条

  甘肃省通渭县特殊教育学校 陈丽娟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审美教育最有效的是形象教育和直感教育,而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形象,生动的直感。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教学内容中蕴涵着情感美、景物美、人格美、语言美、艺术美等,可以说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及教材内容,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审美判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情感美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生活内涵,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桔子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背影》也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欣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作家在作品中灌注的审美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是灵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之美。课文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有亲情,也有爱国情、思乡情等,对于这些美的情感,教师要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

  二、引领学生体会语言美

  语文教学就是体会、领悟语言美。作品中美的语言能让人精神愉悦。比如同是写“莲”,就有南朝乐府民歌中歌唱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的乡情爱情;周敦颐咏叹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朱自清描绘的似“亭亭的舞女的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优美……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等等;大量美文所蕴蓄的审美信息,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三、引导学生识别美丑,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就是学生对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的能力,它以一定的文化知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丰富的审美情感为底蕴。鉴赏美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是在发现美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正应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防止学生的审美活动浮于表面。高原上昂然挺立的白杨树究竟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搏风击浪的海燕具有怎样的象征意蕴……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掘其深层意味和文章主旨,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把握审美对象美的真谛和本质。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采用拟人化手法,托物寓意,行文平淡自然,富有情味,委婉含蓄,不露锋芒,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品和情操。文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引导同学从此联想到社会上具有像莲花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的人,进而感悟到作者高洁的情操,加深美感,全面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哲理美。

  四、提高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文学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人们总是凭借作者所描述的艺术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帕克就曾经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去体验课文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读来或令人感觉赏心悦目,或使人掩卷后凝神深思,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诗歌的圆润、典雅,散文的优美动人,小说的跌宕起伏……陶醉其中,随处有实施美育的机缘。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初中生的审美情感具有较鲜明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容易陶醉于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审美对象之中,而较难自觉地对审美对象深沉内敛的美产生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努力发掘那些诚挚深厚的美。无论是忧国忧民,还是寄情山水,都是作者发自肺腑,诉诸真情的,都是美的。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所提供的情境来感知形象,从形象中感知美。当然这只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个环节。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教学方法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陌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同学生一起去领略语文中的美。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