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度初探

更新时间:2016-12-14浏览:评论: 条

  谢锡萍

  [关键词] 优化 创新 有效 教材整合 实验材料优化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堂的核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深化小学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使科学探究更为有效,我们将从多方面具体来进行尝试探索。

  一、灵活合理整合教材内容更便于学生深入有效的探究

  所谓“打破沙锅问到底”就是一种深入性的探究,我们的科学探究不妨也来个打破沙锅问到底。苏教版的教材图多字少,这是它的缺点也是优点,它给了教者和学者更多的想象发挥空间,也就要求教师要有“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那么又该如何把探究进行到底呢?小学四年级上册《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入,增加了对橡皮筋拉伸的探究。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探究了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并发现了弹力规律,但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研究了拉力与橡皮筋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发现后者并不像前者那样有规律可循,当然这并不是老师所满足的设计意图,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两个实验中的弹簧和橡皮筋的拉伸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发现了拉力与橡皮筋的拉伸无规律的原因。无疑在这节课里学生的探究是深刻而有效的,学生的思维是有深度的。又比如四年级《加热和冷却》一课,教材中分别探究了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而教师在设计课时将对液体的研究单列出来,专门研究了《液体的加热和冷却》,将探究放在一个单一的主题上面,更利于进行深度挖掘,从最常见的水入手,再到其它各种常见液体酒精、油、洗洁精、果汁,由特殊到一般,使学生认识到大多数液体都有和水一样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的认知程度也会随着探究的深入而深入。这两节课通过对教材的合理整合和拓展,把学生的探究推向了有效和深入。记得有一幅漫画,画中有一个挖井的人,东挖挖西挖挖,挖了许多坑,却一处也没挖出水来,有许多坑只要再坚持挖几锹就能出水了,而他却放弃了,不得不替他惋惜,我们的科学探究也要以此为鉴,只有认准了目标再深度挖掘,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二、准备好实验材料为有效深入探究提供物质基础

  没有“材料”就没有 “经历”。所谓实验材料就是经过了精心设计,同时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是蕴含着某些关系和规律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通过实验材料,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一课,在探究水的毛细现象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粉笔、纱布、餐巾纸,还特别将一块玻璃片,两块玻璃片分别放在了不同的组,关于水是否能顺着玻璃片往上爬则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结论,这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正当两种意见相持不下的时候,老师选两组上来把刚才的实验在展示屏上再做一遍,于是学生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水能顺着玻璃往上爬的是两块玻璃。这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一块玻璃与两块玻璃的区别,学生很容易发现两块玻璃夹在一起形成了缝隙,这个认识正好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就此联系其它三种材料,学生对水的毛细现象有了深入的认识。又比如在探究导体和绝缘体时,教师在不同的小组分别放了涂绝缘漆的钢尺和没涂绝缘漆的钢尺,当实验现象出现矛盾时,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发现了漆也是绝缘体。从以上两个例子中,老师仅仅是在实验材料上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就使得学生的探究自然而然地推进深入,也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得到了训练。可见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既能弥补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为学生深入有效的探究提供保证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尝试错误,其间,学生的思维在逐渐地发展,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顿悟。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时间,设计探究活动的时间,如果设计得恰到好处,教师就没必要“快点”之声叠起,以免扰乱学生的思维,影响探究的实效性。比如在《吃什么》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组内、班内两个层次来统计喜欢吃的食物,观察统计结果,并且思考和讨论是否最喜欢的食物就含有所有的营养,促使学生意识到,没有哪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食物要均衡、全面,不挑食,不偏食。统计中的每一食物又可以为分类做准备,分类就可以分析每一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因此,这一环节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静心统计,仔细观察,充分讨论,正确分析,深刻体会,这样铺展开来,挖掘下去,能够充分展现这一活动的价值。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产生了很多思维火花,有了很多的收获。

  总之,科学探究要真正做到深入有效,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合理整合和拓展教材,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教学组织等方面多用心关注细节,同时也积极为科学探究的课外延伸给予支持和引导,从而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的有效深入,凸现科学课堂的独特魅力,做到科学教学的精彩演绎。

  【参考文献】

  ①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陆云璟《探究性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