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杂志社官网 咨询电话:0771-5567169 投稿邮箱:jyjzzs@126.com

思想政治课中提升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探析

更新时间:2018-04-13浏览:评论: 条

  黄登榜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刘圩中学 530207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习兴趣;途径;悬念式提问

  一、借助鲜活的辅助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政治老师合理地借助辅助教材来建立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起到有效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使课堂更加活跃,从而提高政治教学效率。老师应该挑选一些具有教育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辅助教材,同时也应该将辅助教材的切入时间把握好。比如老师在教授“价格的影响因素”相关内容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价格、价值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适当加入辅助资料进行讲解:“泰国人说:我有一头100公斤重的大猪;柬埔寨人说:我有一头50公斤重的小猪。泰国人说:我们可以交换吗?柬埔寨人说:当然可以!”由此故事,学生一定会快速进入到情境中,他们一定纳闷了:“泰国人这样做不是亏本了吗?”这时候老师可以告诉学生:“泰国人赚了,柬埔寨人也赚了。”进而向学生解释:“柬埔寨的猪虽然个头不大,但是是原生态绿色产品,价格虽然很高,但是在泰国还是供不应求的;泰国猪个大价钱也不高,在柬埔寨也是有市场的。”这样解释下来,学生会恍然明白供求关系是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借助“泰国人和柬埔寨人换猪”这样一个鲜活的案例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对故事产生好奇心以后,老师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引导学生懂得价格的影响因素这一重要知识点,以此快速提高了课堂效率。除了有趣的故事,老师也可以借助小品、相声、歇后语、名言警句、广告设计等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教学,只要能让课堂更加有趣,且切合当堂课程的主题,就能够拿来活学活用,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课堂知识。

  二、运用生动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1)新课导入时利用视频激起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决定了整堂课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课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更加单一枯燥,如果使用有声有色的视频导入,则会将原本非常抽象和深奥的政治知识变得鲜活和形象起来,也会瞬间赶走学生的厌烦情绪。学生会快速被视频中的影像所吸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步一步进行接下来的探究,为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视频导入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视频的选择上,不仅要契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她们感兴趣的视频内容,以此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比如在讲货币相关内容时,老师单纯地在课堂上讲解各国的货币特征、汇率、流通限制等问题,学生在难以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开小差。为此,老师可以将货币相关的视频搜索出来并整理成课堂所需的视频内容,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货币特征很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同时可以用非常清晰的列表表现出各国的汇率情况,这样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很容易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2)课程讲解时利用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

  中学政治课程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和复杂,老师反复讲解抽象的知识,学生在无法理解的同时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老师如果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学生在看到复杂的结构组成时也会千头万绪,倍感烦躁,这种情绪的出现无疑降低了整堂课的学习效率。对此,如果老师针对课堂内容中的重难点内容,选择一些能够说明问题的视频资料来播放,生动鲜活的视频内容一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慢慢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也会逐渐领悟到课程要义。比如老师在讲解税收等相关问题时,单纯地讲解可能会让学生一头雾水,而播放一段关于税收的来龙去脉的视频以后,学生一定会快速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深刻道理。视频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重难点问题。

  三、利用课堂辩论激发学生兴趣

  辩论指的是辩论双方站在自己的立场,借助一些具有说服性的事例和道理来表明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证明对方的矛盾,最终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辩论的结果可能会让双方达成共同意见,也有可能辩论完以后也没有达成共识,但是辩论的过程能够让辩论双方理清思路、深化对于知识的认知。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深入理解课程内容非常不利。为此,老师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引入辩论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就课堂内容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究,最终让学生接受所学知识。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同时给教学留下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非常适合中学生敢于冒险、预见未知、勇于探索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培养了他们探索真理的精神。比如老师在探讨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对学生抛出问题“收入和支出之间,是收入大于支出好,还是支出大于收入好?”对此问题,学生一定会根据自身立场进行辩论,坚持“收入大于支出好”的学生可能会牢牢抓住“量入为出”的观点进行辩论,同时用“入不敷出”的窘迫来揭示对方的矛盾点;而坚持“支出大于收入好”的学生一定会用“有压力就有动力”的观点来辩论,同时用“死于安乐”的说法来揭示对方的矛盾点。双方在各自准备辩论材料的过程中会积极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在短时间内整理好足够发挥的材料内容,同时辩论的过程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让他们在互相对垒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扩充自身知识,在学到更多有效知识的同时,也使课堂氛围异常活跃。

  四、借助有趣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必不可少,有效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一项研究表明,课堂提问中,多提一些悬念性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快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设置悬念问题时应该先分析当堂课的内容,然后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点来设置有趣的悬念性问题,可以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等。比如在教学“从众心理”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们在森林中走失了,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你饥饿难耐,看到灌木丛里长了很多黑色的蘑菇,你会去摘下来吃,还是会继续等待救援呢?”这样非常具有悬念性的问题,会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阶段关于“毒蘑菇”的新闻铺天盖地,很多学生可能因为看了新闻而警惕地回答:“等待救援!”而有少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再不吃,可能救援队伍还没等来就饿死了,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这种黑蘑菇不一定就是新闻上说的毒蘑菇,不尝试一下肯定会饿死,而尝试了或许还有生的可能呢?这些学生心里这么想,但是没有同学回答“应该尝试”,他们口里也跟着附和:“等待救援。”这时候,老师可以试探性地问;“难道你们之中没有想过要尝试着吃黑蘑菇的吗?真的没有人愿意赌一把吗?”可能刚刚有这些想法的学生会缓缓举起手来,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向学生解释:“这些举手的同学,你们心里有不一样的答案,却因为大部分学生给了另外一种答案,你们就隐藏了心里的答案,和他们给出了一样的答案。这其实是从众心理在作祟,即使你们心里有其他想法,因为大部分人不这样想,所以你们就摒弃了自己的想法,而应从了大部分人的想法。”这样解释,学生会深刻理解“从众心理”的概念和内涵。整堂课下来,让学生在兴奋的思考中掌握了所学知识。

  五、结论

  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那么学习任何知识都会更加高效。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课程内容的设计尽可能地朝有趣的方向进行。可以借助鲜活的辅助资料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借助生动活泼的视频内容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用精彩激烈的辩论刺激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可以用悬念式的提问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情境中等。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政治老师是否用心去思考和设计。课堂设计不能只关注课程内容的契合,也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可以从他们的生活中和学习过程中探寻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加以整合,构建既贴合于课堂教学,又能瞬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模式,以此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掌握课堂知识。

  参考文献

  [1]尚超.论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大学,2014.

  [2]陈晨.论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策略[J].山西师范大学,2016.

  [3]刘剑英.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7(7):162-162.

  [4]田德心.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2016(34):224-224.

    奇速优客
    奇速优客
    奇速诗文阅读
    奇速思维导图
    奇速中高考